(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74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刘备没有像曹操那样,三度发布求贤令,但他的确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枭雄,这一点从他为请诸葛亮出山,能做到三础茅庐便可以看出。而他凭借自己的诚心,也的确招揽到了不少著名的文臣武将,例如他刚刚起兵之时,便追随其左右的关羽、张飞;他尚寄人篱下时,便已表明忠心的赵云;他任豫州刺史时,受他征辟的陈群,等等。

不过,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因为怀有大才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也遗憾错失了很多顶尖谋士,或者名将,例如名士陈群后来转投了曹操;曾前来向他借兵的太史慈投靠了江东;原本在他麾下听令的田豫,先投公孙瓒,后归曹魏,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个人物,他也是一员名将,而且曾两败关羽,吓跑孙权,可谓战绩斐然。刘备曾有机会将其收归麾下,却错失了良机。这个人是谁呢?

他不是别人,正是原属刘表麾下的大将文聘。据记载,他是一个非常忠义的人物,当初刘琮将荆州拱手让给曹操,诸将皆降,只有他姗姗来迟,在曹操生气质问的时候,他回答说,我之前不能辅佐刘表为国家出力,刘表去世后,我也没有能固守汉川,保全境内之民,无法做到生对得起刘氏孤儿,死对得起刘表亡魂,实在羞愧。曹操听后,感慨不已。当然了,作为一名大将,他拥有的不仅是忠义,还有绝对的能力。

《三国志·文聘传》记载:“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意思是说,他曾经与乐进一起,在寻口与关羽开战,并取得了胜利,因功封侯。后来他又在汉津攻打关羽辎重,并烧毁了关羽水军的船只。也就是说,他至少击败过关羽两次,并让这位后来威震华夏的名将吃了大亏,着实不一般。另外,此人还颇有智计。后来他守石阳城,城池并不坚固,他的兵马也不多,孙权亲率五万兵马来攻打,他大摆空城计,让城中的人全都隐藏起来,自己也待在家中不出门,最终使孙权因心生疑虑而退兵。而在孙权退兵之计,他则当机立断选择了追击,大败孙权。

《三国志》注引《魏略》曰:“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遂不敢攻而去。”《三国志》则提到:“聘追击破之。”说到此处,我们不得不承认文聘的能力,毕竟不是谁都能大败关羽,也不是谁都能让孙权如此狼狈。那么为什么要说,刘备遗憾错失此人呢?毕竟他从刘表手下,到曹操麾下,没有经刘备之手啊?其实,刘备至少有两次将文聘收归麾下的机会,只不过他都错过了而已。

第一次:寄居荆州时

众所周知,刘备是一个善于挖墙脚的人——他在公孙瓒麾下时,挖来了赵云,使赵云许下了“终不背德也”的誓言;前往徐州之时,陶谦的别驾糜竺对他死心踏地;他离开荆州的时候,“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他入川之后“厚树恩德,广收民心”,如此看来,他每到一地,或每次寄人篱下,都会“出手”,或收服当地的百姓,或招揽对方的人才。可是他在荆州七年之久,却没有招揽到文聘,这或许是与他怕引刘表起疑心,没敢出手有关;也或许有文聘太过忠义有关,他没能挖动有关。总而言之,此次他的确是错失了文聘。

第二次:逃离荆州之时

刘备在荆州经营七年,并非仅是混日子,他一直在打这块地盘的主意,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刘表刚刚去世,他还没来得及出手,刘琮便将荆州献给了曹操。他与曹操属于敌对势力,曹操到来,他当然不能继续寄居,只能率众离开。当他们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说刘备趁曹操未到,先火并刘琮,拿下荆州。《三国志》记载:“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可是刘备却一直在坚守着“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的信条,要树立仁者的人设,回答说“吾不忍也”,选择了放弃。试想,若此时他没有犹豫,而是拿下襄阳,控制荆州,且不说三国局势会不会发生改变,文聘是不是便会归他帐下了呢?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文聘虽然知名度不及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但是他的实力却不比这些人逊色,刘备两次错失将其收归麾下的良机,实在可惜。试想,如果多了这样一员,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刘备的势力,是否会更加强大呢?只是,这也仅仅是假设罢了,毕竟,历史没有如果。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