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近期谨防这七类骗局

临近春节,骗子们花样百出地翻新各类骗局“冲业绩”。为此,小编总结了七类近期常见的诈骗方式,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以补换手机卡为名盗刷银行卡

这类电信诈骗的骗子,会事先盗取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利用伪基站模拟客服号码向当事人发送假的短信,以补换手机卡为借口,骗取“确认补换手机卡”的验证码。

当事人一旦回复验证码,手机的SIM卡将被盗取。

此后,当事人用于转账、支付的短信验证码就会被骗子所掌握,转移绑定银行卡内的钱财将不费吹灰之力。

朋友圈“晒娃有奖”等引诱当事人砸钱刷票

一旦有人加入,电信诈骗团伙将化身能替人刷票、替人集赞的团队,一边控制着活动的排名,一边分批引诱当事人砸钱刷票,最终卷钱走人。

心理战术网络兼职先返佣金

兼职诈骗本是已经快“过气”的电信诈骗形式,但有很多电信诈骗团伙“旧瓶装新酒”,与当事者展开心理战术。

如网店刷单、微信营销推广等,为取得信任,诈骗团伙第一次会给当事者返还少量佣金,待后续接单时再不断提高金额。

同时,为打消当事人的疑虑,诈骗团伙还会制作“后台系统”“返款证据”等虚假截图发给当事者,使人越陷越深。

宣传推广冒充票务网站诈骗

节前会有一些演唱会、歌舞剧、音乐会等演出,诈骗团伙利用市民需要买票的心理,首先会进行一系列的虚假网络宣传推广,如让假票务网站在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等,增加知名度。

一旦有热门的演出开票,诈骗团伙就能在坐收黄牛高价票的同时,还骗取市民的买票钱。

事成之后,诈骗团伙关闭虚假票务网站,卷款逃跑。

骗取银行卡信息办贷款

诈骗团伙会先套取当事人的银行卡信息,如果卡里钱不多,他们就会转而利用盗取的银行卡信息登录手机银行APP或互联网借贷平台办理贷款,最终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用当事人名义办的贷款钱卷走。

冒充打车软件客服骗信息

市民出行会经常用到打车软件,骗子找准时机,在事先获知车主被软件封号的信息后,会冒充正规打车软件的客服致电车主,声称可以提供解禁账号的服务。

在取得信任后,骗子会要求当事人下载同步软件,并按照他们提供的账号登录,上传或同步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此后利用这些信息为所欲为。

“一元购”中奖骗人转钱

“一元购”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抽奖式购物”,购买者可以通过购买多份来提高中奖几率。

而骗子会以客服或“一元购”活动内部人员的名义接触当事人,骗取信任后,用“从内部抽奖”“百分百中奖”的谎言骗当事人为其转账,收取所谓的“手续费”“承诺金”等,随后便将当事人拉黑,或编造各种借口继续收费行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