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哀鸿遍野。

2019年,互金将向何处去,P2P还能不能投?小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01 备案能否有效推进?

2018年,P2P备案一拖再拖。

按原政策,6月30日是网贷行业的备案截止时间,可是到了这一天仍悄无音讯。

8月17日,P2P网贷整治办向各省市网贷整治办下发了开展网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称,此次开展的合规检查,分别包括机构自查、自律检查和行政核查三部分。

通知要求,合规检查应在年底之前完成。通知最后称,各方确认的基本符合信息中介定位和各类标准的P2P将接入信息披露和产品登记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检验后,条件成熟的机构可按要求申请备案。

目前,合规检查大限时限已过,而市场上并未传出有哪一家平台顺利备案的消息。

2019年,备案与监管仍是影响网贷走势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平台能否备案直接决定着平台的生与死,将成为互金行业的最大变数。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行业仅剩下1000余家正常运营的平台,其中只有500多家提交自查报告。未来获得备案的平台也只会在这500多家中产生,预计未来能拿到备案的平台可能不超过200家。

02 流动性危机能否解除?

2018年P2P爆出雷潮后,行业信心受到空前打击,透支了出借人的信任,整个行业出现资金净流出的局面。一些P2P平台深陷流动性危机,出现逾期增加、提现难等问题,至今仍未缓解。

去年年底,一些银行因为存管问题受牵连,数家保险公司因为履约险受损,这对金融业产生很坏的示范效应,金融机构与互金平台的合作将更加谨慎。

互金平台的困境相当程度源于资金端的收紧。解铃还须系铃人,资金的问题有赖于从出借人、机构资金等端口解决。

2019年,资金面能否宽松依然是个大问题,活下来成为各平台第一要义。

03 互联网巨头杀入P2P?

P2P网贷行业,是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们所重视的流量变现的重要领域之一。早在2014年,蚂蚁金服就曾以招财宝布局网贷业务。

2018年,市场频频传出360、58、今日头条等流量巨头布局P2P领域的消息。2018年年底,京东金融在10天内上线两款P2P自营产品,却又紧急下线。

互金专家薛洪言说,P2P对巨头的价值,取决于P2P的定位。如果参照类银行机构进行监管,P2P业务规模将受到资本金的制约,于巨头而言,涉足P2P的价值有限;如果还是按照信息中介进行监管,P2P业务规模主要取决于平台的流量获客能力,于巨头而言,P2P业务将成为其涉足百万亿级资管市场的入场券,布局P2P大概率会成为一种趋势。

过去的一年,P2P行业表现极为疲软。未来的一年,互联网巨头们会不会在行业的低潮期进行“抄底”,纷纷杀入P2P?值得期待。

04 逃废债问题能否缓解?

在去年的雷潮中,一些平台的清盘公告均提到“借款人逾期率暴增、催收难度加大”。

其中,确实有一些借款人没有还款能力,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老赖。他们有钱不还,甚至洋洋得意地说“凭本事借来的钱,为啥要还”。老赖,已成为P2P行业的一大公害。

去年下半年,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老赖的打击力度。

2018年8月8日晚,全国互金整治办下发通知,要求各地P2P平台尽快报送老赖信息。

通知称,近期P2P网贷机构风险频发,部分借款人借机“恶意逃废债”,逾期不还款,等待P2P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从而逃脱还款义务,加剧了P2P平台的风险爆发。8月9日,人人贷、拍拍贷等头部平台发布公告,已经将首批老赖名单上报国家。

业内人士指出,对P2P老赖的严厉打击,这对P2P行业是一大利好。只有让那些老赖无法遁形,P2P行业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019年,逃废债问题能否得到解决?这,既需要监管的发力,也需要平台方加强风控、催收等方面工作的力度。

05 现金贷可能卷土重来?

从2015年到2017年,现金贷很火。火到行业林立几千家现金贷平台。

2017年12月,互金整治办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对现金贷的开展清理整顿,整个行业偃旗息鼓。短短几个月,一大半的平台退出市场。

那些家底丰厚的头部平台迅速转身。两年疯狂的现金贷业务为部分头部公司积累了巨额的原始资金进行大方向上的转型——有的平台进军区块链,也有不少平台选择金融监管更为宽松的海外市场开疆拓土,更多的平台则选择将原来违规的现金贷业务“合规化”

同时,小平台呈现“四处奔散”的现状:有的关张了事,有的披上一层“皇帝的新衣”继续野蛮生长。去年年中,现金贷改头换面,以手机回租、充值返现、房屋出租等形式卷土重来。虽然监管层再次发文整治,但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现金贷业务,仍然一茬一茬前仆后继地活跃着,借款利率也被推至新高。

在企业类贷款逾期、催收难等现实情况下,现金贷凭借其简单粗暴的盈利模式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依然是资本垂涎的“肥肉”。

2019年,现金贷能否卷土重来,也成为一大悬念。

06 结语

业内专家认为,2019年,备案是P2P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资金面能否宽松尚有待观察,低迷的市场情绪短期内难以逆转。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最好还是顺势而为、谨慎从事,不要干火中取栗的事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