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涨知识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老人: 74岁高龄的他,靠蹬三轮车,资助贫困学生读书;近20载,35万,圆了三百多名贫困学子上学梦。90岁那年,他把饭盒里最后一笔钱递给校长,无奈地说道:“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钱了。”

他就是著名的支教典范、不求名利的老英雄、值得我们一生去敬重的白方礼老人。

图为白方礼老人

白方礼,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农村。因为家境贫寒,他从小就放弃了念书的机会,13岁时就给别人打短工。1944年逃难到天津,起早贪黑靠蹬三轮勉强度日。解放后,他靠自己的两条腿拉扯大了自己的四个孩子,其中三个都读了大学。不仅如此,他还供养自己20岁就守寡的姐姐、支援侄子读书。

尽管不识一字,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白方礼老人却无怨无悔,他对自己能把子女培养出来倍感欣慰。据老人的儿子回忆说,父亲虽然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对子女的教育却格外上心,他从不因为经济条件而让子女不读书学习。相反从小便教导孩子们好好学习,谁要学习不好,他就不开心。

图为白方礼老人和受助学生

1974年,白方礼老人在运输厂退休后,曾在一家油漆厂补差。1982年开始蹬三轮拉客,每天早晚奔波攒下了一些钱。按理说,自己孩子都读大学了,他也该安享晚年了。然而在1987年,已经74岁高龄的他却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靠蹬三轮的收入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念书。

就这样,白方礼老人开始了他蹬三轮生涯,这一蹬就是19年。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风吹日晒,他都不曾停歇,始终奔波在拉客的路上。炎炎酷暑,他被烈日晒得晕了过去;高烧39度,一边吃着退烧药,一边继续蹬三轮……

图为白方礼老人被表彰

他自己挣的钱从来不舍得为自己花,衣服大多是捡来的, 一日三餐两个馒头配一碗白开水。挣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心的攒起来,全部捐赠给小学、中学、大学等多家基金单位。在老人蹬三轮的这19年间,他资助的学生达300多个,总金额35万元。而这些钱,老人用自己的双脚,一脚一脚踩出来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异常艰辛。

90岁那年,白方礼老人捐出了最后一笔钱,当把钱递给校长时,他说道:“我干不动了。”2005年,93岁的白方礼老人逝世。自发前来为老人送行的人挤满了整条公路,一些市民跑到房顶上、汽车上,只为看他最后一眼。绝大多数与老人素味平生的人都在灵车前放声大哭……

图为白方礼老人住院

白方礼老人离开了我们,然而他的善行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心中。曾有网友评价道:“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是的,白方礼老人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拳拳之心”,什么叫“大爱无言”。斯人已逝,但他永远是中国的时代楷模、永垂史册的英雄!

声明: 原创历史文章,素材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