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家学宝」 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用截图吃霸王餐近一年”:父母的不作为正在消耗孩子的诚信观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泽木

1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段新闻,让人气愤不已。

事情发生在广西南宁的一家餐馆里,店主偶然间发现了一名高中生用完餐之后,试图用付款截图的方式来欺骗自己,想以这种方式来“蹭吃蹭喝”。

店主调查监控发现,该学生在店里40多天消费了60多次,但微信支付只有9次,一共只有179元。

这件事被拆穿后,学生便承认,自己从去年6月份开始和另外9名同学就用这种方式到店里吃霸王餐。最后经过双方协商,这10名同学每人对店家赔偿2000元。

“用截图吃霸王餐近一年”:父母的不作为正在消耗孩子的诚信观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网友对于这种事也是持有零容忍对态度,像这种贪图小便宜而丢掉诚信的行为,无论在哪里,都是被人们所唾弃的。

而在去年,云南昆明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一位老大爷在大学门口卖小吃,结果却被不少人忽悠了。原来是老人让自己的女儿去查了转账记录,不少的人都只付了一块钱,甚至是一分钱,而原本小吃是卖7元一份,老人直接损失了2000多元。

一份小吃,一份午餐,一笔小钱,而这后面映射出的是一个人的良知和诚信。这些还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在父母眼里,他们还都是未踏入社会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突破了道德的底线。

郑渊洁说过:

孩子走上社会之前,拼的是学习成绩;走上社会之后,拼的是道德品质。

2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名字为《三次逃票》。

一个年轻小伙尽管有着非常优秀的学历和成绩,但是在投简历时,却一直遭到拒绝。

刚开始,小伙还很气愤,认为他们是种族歧视。后来,小伙实在受不了这些拒绝,他去问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希望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经理最后给出的答案是:你的确非常优秀,各方面都很符合我们的要求。但是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逃票的记录。

为什么仅仅是因为逃票就直接将这么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呢,经理认为,这件事证明了两点:这个小伙不尊重规则,也不值得信任。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诚信不仅仅是一项品质,在学习生活中,更像是一份规则,让我们学会要在规则中行事。而一旦打破了这个规则,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很多人为了贪图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诚信。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是人一生中不可抹去的污点。

“用截图吃霸王餐近一年”:父母的不作为正在消耗孩子的诚信观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的诚信就像是金子一样珍贵,懂得坚守诚信的孩子。不论是在学校还是以后在职场,不仅会受到欢迎,还会有十足的竞争力,因为他们值得被信任。试想一下,谁会喜欢一个满嘴谎言,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人呢。

孩子还小的时候,也许还不知道诚信的重要性。他们会为了一点点的好处,去尝试撒谎。孩子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自然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大人不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无疑是在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无论是前段时间的胖丫因造假药入狱,还是“翟博士”的学历造假,无视诚信规则的人,丢掉的是诚信,毁掉的却是人生。

对于孩子来说,诚信教育自然是越早越好,为人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让他们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就轻易放弃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3

李开复曾说过:一个人的可贵,在于他是一个诚信和负责的人。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品质,不但会丧失很多宝贵的机会,也会让周围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

诚信二字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基石,拥有诚信的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会有更多的快乐,他们的人生也会有更多的美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否会拥有诚信的品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1.父母的行为,是最好的教育

要想让孩子拥有诚信的品质,父母自然是要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少有人走的路》里面也说过,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感人的短片,名为《父母给孩子塑造的价值观会影响孩子一生》。

视频只有短短的几个镜头,却告诉了我们,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深。

短片里的爸爸经营着一家杂货店,有一次,一位客人把钱放在桌子上面就走了。爸爸发现客人钱给多了的时候,急忙拿着桌子上面的钱追了出去。父亲做的这一切,都被儿子看在了眼里。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任领导者,他们会踩着父母走过的脚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

就像短片里说的:

诚信,不属于人体的基因。尊敬,不存在于我们的DNA。毅力不会像细胞那样在身体内繁衍。忠诚也不会在血液里循环。不论先天如何,最终的价值观塑造我们。

父母守诚信,孩子自然也就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反正,父母不坚守诚信的底线,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难以认识到诚信的意义。

2.树立规则意识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有意的去犯错,他们只是缺乏边界感和规则意识。良好的规则意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明辨是非,如果仅仅是口头上一直教导孩子要守诚信,不能撒谎,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诚信代表的是什么。

规则不仅仅是约束孩子,也是用来约束父母的。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大人笑眯眯的和孩子许下承诺,你如果在学校好好听话,考试考得好,爸爸妈妈就带你去迪士尼玩,去吃大餐。

前几天,朋友和我吐槽,她说儿子一直闹着要去游乐园。原来,朋友和儿子许下过承诺,只要他每天坚持自己起床,不用爸爸妈妈去催,两个星期后,就带他去游乐园。

可没想到,两个星期过后,朋友因为工作上的事,加班加点,忙得焦头烂额,就随便敷衍了儿子几句,说以后有时间再去。儿子得知自己不能去游乐园时候,哇哇大哭,拿什么也哄不好。

孩子哪知道大人忙什么事情,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受到了“欺骗”,大人在对他们撒谎。

父母若是不在意规则意识,孩子自然也会难以明白它得重要性。

有了规则意识,孩子才会学会如何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会在许多承诺中去找到诚信的边界。

3.不要让孩子感到恐惧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其实仔细想一想,有时候孩子撒谎不单单是因为撒谎有好处,反而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的反应。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妈妈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她说女儿从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如实地和自己讨论。当她问女儿为什么从来不会和自己撒谎时,女儿只是很简单的回答:因为我不怕妈妈,我知道妈妈很爱我。

相比之下,很多父母在得知孩子犯错后,没有问清楚缘由就是对孩子一顿训斥。久而久之,孩子为了逃避严厉的惩罚,学会撒谎也就不足为奇了。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人对孩子的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不会该改变对他们的爱。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面对六周岁的孩子撒谎,父母除了打骂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他记住?

求助的妈妈说,儿子有咬指甲的习惯,怎么说也不改。这一次,儿子把指甲撕裂了,还撒谎不是自己咬的。孩子爸爸非常生气,对他进行了一顿毒打,逼着他承认了错误。

很多网友都说,以后孩子还会继续撒谎的,而且撒谎能力会越来越强。因为孩子在被发现撒谎后,不管说不说实话,都免不了一顿训斥和打骂。

孩子为了“保护”好自己,只会去编造一个又一个谎言。

让孩子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让他们知道,大胆的说出事情的真相,爸爸妈妈也不会过度的责骂他。

诚信是不仅是一项品质,更是一张优秀的名片。拥有诚信的孩子,做起事来更有原则和底气,他们的未来会有更多美好的可能。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