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条新闻在好几个“出口”看到,房姐粗略看了后笑而不语,原不打算发表评论,直到在朋友圈里看到某中介小伙伴发的一条朋友圈,如下图:

房姐朋友圈截图

什么鬼嘛,这种人什么时候混进房姐朋友圈的?!智商这个东西真的是,有的话没觉得优人一等,但没有的话真心让人捉急,尴尬点在于急的不是自己,是别人....

万一只是个别案例呢?上网搜了一圈,发现各地都有这样的“熊孩子”:

淮安版被抢房子

彬州版被抢房子(开发商版)

江西版被抢房子(地产协会版)

百度贴吧版被抢房子

问好度娘,房姐森森地有一种全国的房子都要被“3100港澳台同胞”血洗了的感觉!

要说个别中介小朋友文化素质低又被“狼性文化”洗过脑,偶尔造个谣博关注尚属情有可原,房地产开发商、XX省地产协会你们也跟着起哄架秧子?这已经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了,政治很正确的房姐正义之心又爆棚了!!!

让房姐先来给大家理理前因后果。事情起因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办法》,这个“办法”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根据这项规定,港澳台同胞在办理居住证时,将第一次拥有内地的公民身份号码,香港居民公民身份号码地址码(字头)使用810000,澳门居民公民身份号码地址码使用820000,台湾居民公民身份号码地址码使用830000。

港澳台居民可凭居住证享受到《办法》规定的3项权利、6项基本服务、9项便利措施,其中明确提到“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

然后,就有了这群魑魅魍魉出来乱舞!说来也奇怪,之前国家三申五令“房住不炒”,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过去两个月不到,你们这样顶风作案不怕被抓典型?!

来来来,让房姐给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要说他们是在造谣!

第一,港澳台同胞可以在国内买房已经很多年!

根据房姐查证的资料显示,早在2006年7月住建部、商务部、央行等六部委曾下发“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建住房〔2006〕171号),其中规定:

1、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经批准从事经营房地产业的企业除外)和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得购买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

2、在境内没有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境外机构和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一年以下的境外个人,不得购买商品房。

3、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华侨因生活需要,可在境内限购一定面积的自住商品房

之后,2015年3月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总理再次公开表示,欢迎外国人在中国买房。

随后2015年8月,六部委下发通知,放松了2006年的限制,比如针对外籍人士的“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的限制就被取消。但随后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细则,比如北京、深圳只允许港澳台居民每人购买1套住宅。

事实上,港澳台同胞可以在国内买房由来已久,9月1日开始实行的,仅仅是“依法享受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而已!

第二,绝不会有“3100万”这么多人来抢你的房子!

台湾有2349万人、香港有741万人、澳门有65.6万人,加起来还真有3100万人,但这3100万人都要来和你抢房子?!

醒醒吧,你的智商该充值了!总理之前还说过“欢迎外国人在中国买房”呢,按上面的逻辑,应该说46.17亿地球人(60亿-13.83亿)要来和你抢房吧?!

房姐就想问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大约有45万人,现在又过了8年时间,即便是人数翻倍,也不过90万人而已。而愿意买房的人,恐怕真没多少。更何况由于内地房价大涨,早期在内地买房的港澳台居民,反而有一些套现离场了。我们可以从香港大佬的资金流动方向,推测到这一点。过去这些年,李嘉诚家族卖掉了很多内地的物业,而将资金投向了欧洲、大洋洲等地。

目前,人民币有贬值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内地资金都有外流压力,愿意逆向而行的资金(从境外转移到内地买房),恐怕不会太多。

2013年4月的时候,A股曾对港澳台居民开放,允许他们开户炒股。但事实上,对市场没有任何影响。

第三,就算他们在国内买房,也基本集中于“粤港澳大湾区”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这个道理还需要讲么?房姐懒得讲了,大家自己心里有数!

回答需要讲的小伙伴,你还是关注一下“房姐地产观”补补常识吧,你能囫囵长到这么大已经是个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