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营商补贴模式“崩塌”之后,国内手机市场格局也终于趋于明朗。根据市场研究机构赛诺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国内出货量前十位分别是:华为(13.6%)、苹果(11%)、小米(10%)、三星(7.7%)、OPPO(7.4%)、vivo(7.3%)、联想(6.9%)、魅族(4.3%)、酷派(4.3%)、金立(2.6%)。

不难发现,前十品牌中,国产手机占了八席,而在国产手机品牌中,华为和小米摘下了冠亚军的桂冠,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的出货量都没有达到10%的。不过,根据2014年的国产智能手机销量榜来看,国产手机品牌第一是小米,华为只排第三,联想则拿下了亚军的宝座。

如果照着这个思路,本文自然到了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产手机品牌位置变化、销量增减原因的文章了。由于,该类分析文章实在太多,几乎是华为、小米、联想三家的优劣势全部概括到了。因此,笔者今天准备换个思路来谈谈这三家国产智能手机生产商。

华为与小米的撕逼常态

早在2014年9月份的时候,雷军对某篇出自专业媒体的《荣耀6拆机对比小米4》文章表示不满,并称“这样的黑稿,是哪位友商的杰作?”这一疑问遭到了华为荣耀业务部总裁刘江峰的回应,表示称小米这是“贼喊捉贼”。本以为这么一场唇舌之战很快就会过去,可没想到华为荣耀首席聆听官官张晓云也加入了战斗,指责雷军妄自猜测以及做贼心虚。之后,这场撕逼大战将主战场转移到微博上,两位公司的老总互转微博,唇枪舌剑互不服气,而双方的粉丝更是将该话题推上了热搜榜。

自此开始,每当各种手机销量排行榜出炉,或者华为、小米的新机发布时,两家的粉丝难免会互相撕逼一场。在撕逼成为常态后,双十一彻底点燃了华为与小米的战斗激情。

来自天猫公布的数据显示,双十一华为天猫旗舰店7分16秒销售额破1亿;小米天猫旗舰店11分56秒销售额破1亿。紧接着,华为荣耀表示截止到凌晨5点荣耀成为天猫双11最快且唯一一家成交额破6亿的品牌,并表示领跑了品牌成交额、品牌成交量、店铺成交额以及单品成交额的四项第一。小米也不甘示弱,后来居上18时56分宣布小米天猫旗舰店支付金额突破10亿,成为全品类单店支付金额第一。

在这追赶与被追赶,反超与被反超的背后还隐藏着两家家“撕逼”的故事。紧接着,随着排名的变化,关于华为荣誉和小米刷单的截图陆续爆出,两家公司对此则非常默契的表示:单个截图有可能存在“被刷单”的情况,也就是说竞争对手故意刷单操作,以此来“陷害”对手。

在双十一的撕逼大战还没有完全消退时,华为于12月22日宣布,2015年智能机发货量突破1亿台,这意味着华为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亿台目标。而另一边,虽然为了与华为竞争国产手机冠军的宝座,小米曾经制定了2015年手机销量一亿台的目标,不过当上半年的手机销量下滑后,雷军将其调低到8000万台,而到了12月1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人们越来越怀疑小米今年能否达到其增长目标的时候,雷军干脆发话称,完成今年手机预测销量不是小米的重中之重。

这样的撕逼真的好吗

目前来看,今年的国产手机品牌销量冠军已经逃不出华为的手掌心了。但是,随着小米5的即将上市,不管是两家公司的高层还是忠实的粉丝,肯定还会进行一轮撕逼大战。对此,不少人肯定要问了,作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科技公司,这样的撕逼不累吗?

答案不仅是不累,而是乐此不疲。对于越来越年轻的智能手机消费者,品牌知名度是影响购买的重要因素。虽然小米和华为在国内智能手机领域的知名度已经难逢敌手。但是,经常撕逼一下,将“战火”燃烧到微博、朋友圈等领域,通过粉丝来进一步推波助燃,不仅将手机品牌做了更深入的普及,符合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潮流的心理特征,还能顺势拉拢一波新粉丝,增强老粉丝的凝聚力,何乐而不为呢?而这这一点上,联想则有点异常低调了,或者说作为一家全球科技巨头,对于撕逼这些不屑一顾。正因为如此,翻查三家公司的手机官方微博粉丝数量,联想手机为135万,华为手机为158万,小米则达到了1351万,堪比娱乐圈的一线明星。

同时,为什么要经常撕逼?在笔者看来,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经常撕逼可以视为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对于行业的领军企业,没有竞争对手,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比如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在超越了竞争对手了摩托罗拉,并且一骑绝尘之后。诺基亚开始变得自大和迷失了,而后果自然是从巅峰的位置滑落下来。在这一点,华为与小米的经常撕逼,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虽然在今年的手机销量上,小米失去了和华为撕逼的本钱,不过为了明年的撕逼,小米自然会默默攒劲的。

此外,笔者认为华为与小米之间的撕逼,背后可能是一种默契。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老大与老二基本上集聚了大部分用户的关注度。如果老大与老二撕逼,其关注度远远超出了两家的用户,换句话说,二者的撕逼发挥了1+1>2的广告效果。因此,翻查如今的手机资讯,华为、小米相关的内容几乎占到一半左右。而如今的联想,除了Moto X 极的发布吸引了一波眼球,不善于制造新闻热点的联想逐渐变得黯然失色了。更为危险的是,长此以往,不仅联想手机的知名度和曝光度会不断降低,而且还会和年轻手机消费者越走越远。当年的凉茶行业,加多宝和王老吉隔三差五都要斯一下,最终的结果就是二者牢牢掌控着国内的凉茶市场,而行业第三“和其正”凉茶,则逐渐消失在工种的视野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