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原产自南美洲,是人类珍贵的生物多样性粮食资源之一,是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谷物,唯一的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由于其高昂的市场价格和对土壤、气候、水肥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藜麦被誉为“超级谷物”和“印加黄金”。藜麦适宜所有人群食用,特别是对于乳糜泻(对面筋蛋白过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病患者,对孕产妇、婴幼儿、运动员、素食者、减肥塑身、病后康复者非常适宜;对于健康人群,藜麦也是难得的营养美食。

水量要求,300~600毫升/年

温度,不高于32°C,无霜期在100天以上

海拔,1500米以上

藜麦生长期为90-220天,生长期与播种时间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一般播种越早生长期越长.种植要求当地无霜期在100天以上,海拔1500米以上,降水量300mm以上,最高温度不高于32度。

施底肥+整地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最好能在播种前一周将肥(有机或无机或混合)均匀撒施在地里,旋耕土地15-20公分深,如果地里有前茬留下的根或塑膜需彻底清理,以免影响播种及藜麦生长。

建议根据测土情况确定底肥量,如果土壤比较贫瘠也没有测土条件,每亩施用硫基复合肥40-45公斤(要求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5:15:15或更高)。

播种机械,播种机

使用播种胡麻类作物的播种机,播种机可调节下种量,播种深度,行距。

不可使用木镂播种,难以控制深度均匀。

播种用种量

每亩用种量400g

行距控制在45-50公分

播种深度1-2公分

机播

其它注意事项

播种前需要准备拌种用材料,谷子或小米,如果用谷子需要提前炒熟,种子与拌种材料比例为1份种子2份谷子(小米),或根据调试情况确定播种材料的量,确保下种量及播种均匀。

特别注意:播种后的3-10天内要密切关注幼芽或幼苗的生长情况及地下害虫情况,如果被地下害虫严重危害,需要考虑二次播种。

建议底肥一次施足,不做追肥,如果生长后期发现有缺肥症状,可以追施氮肥不超过每亩15公斤。

主要以旱作为主。

地下害虫是藜麦种植过程中主要的虫害,其中以金龟子类为害最严重,刚出芽或出土的藜麦幼苗很容易遭受多种地下害虫的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全军覆没,因此播种前要了解该地块地下害虫情况,如果地下害虫严重,需要在播种时撒施杀地下害虫农药。

其它常见的虫害有芫箐,在藜麦长到50公分以上开始为害叶或花序,芫箐相对集中,经常会聚集在几株藜麦上,最简单的办法是观察到有芫箐,人工捕捉。

病害类常见的有叶斑病,尚没有造成经济损失报道。

藜麦苗长到10公分后可以结合间苗开始锄第一次草,一般藜麦长到50公分以上还需要锄草1-2次.

藜麦苗10公分时可以开始间苗,株距要求为25公分左右

由于藜麦高度可达到2米以上,因此从第二次锄草开始,要有意识给根部培土,使根系更稳固,防止后期倒伏

如果出苗后发现苗不全,可以在苗长到15-20公分时进行挖苗移栽,移栽要选择在雨后,或另外给水.

藜麦成熟的标准是外观看,叶变黄变红,叶大多脱落,干开始变干,种子用指甲掐已无水分.

目前国内尚无藜麦收割机,建议人工使用镰刀收割,割取藜麦大小穗即可,或用手掰藜麦穗,收割后放在田间或打谷场可晾晒,也可以及时脱粒.

使用四分离脱粒机机脱粒,脱粒后需要及时晾晒.没有脱离机的农户,需要藜麦晾晒干后人工敲打或碾压.

晾晒最好能选择远离砂石的地方,以免砂石混入,如果有条件阴干。

藜麦种植技术

播前准备:如果是丘陵山地,需要深耕20cm以上。

肥的管理:如果有农家肥最好能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5吨,但农家肥的效果无法在当年全部释放,因此如果不是有机种植,增加无机肥保障产量所必须的。建议施用高氮磷钾复合肥,无农家肥施用量40-50公斤,有农家肥需要根据农家肥的量决定。建议复合肥在整地时一次性施足,后期不再追肥。

播种一定要选择在雨后,降雨最少在20mm以上,确保正常出苗,苗全。播种行距建议40-50cm,播种深度不超过3cm,过深会影响出苗。如果有精播设备,可以穴播,每穴不超过3粒种子,穴间距20-30公分,根据行距做确定。

除草和间苗:除草要根据草的多少确定,原则是草不能影响苗的生长,也可以结合除草间苗,苗间距根据品种不同有区别,一般每穴留单苗,株距20-3cm。中期如果草多需要进行二次除草。

病虫害管理:藜麦引入中国时间比较短,目前还没有发现藜麦的转性病害和虫害,但也不能忽视病虫害的管理。病害常见的有苗期猝倒病,对于这类病害喷农药可以说没用,需要购买正规厂家的种子,一方面正规的种子经过了筛选处理,霉变,发过芽的已被选出,另外一般对种子要进行包衣处理,减少苗期病虫害的发生。还有一类病害是霜霉病,这类病害是贯穿藜麦生长期,大多藜麦都会有或轻或重的这类病害发生,正常情况下不主张防治。

藜麦虫害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有两类:一类是地下害虫,在藜麦播种后至成苗期,这一时期正好在早春,地里作物较少,昆虫蛰伏后准备出土,巧遇藜麦幼苗发芽出土,藜麦芽或幼苗成了这类昆虫的美餐,常常会导致缺苗断陇或幼苗全军覆灭(这种现象在地下害虫猖獗的地方很普遍)。对于这类害虫的防治,建议在播种前或播种时用固体地下害虫农药进行防治。另一类重要的害虫,也属于半地下害虫,丽绒金龟子,这类害虫的特点是数量巨大,在日落前会形成千军万马同时进入藜麦田,将藜麦幼苗大量啃食,大多造成幼苗全军覆灭。防治办法:对藜麦田周围的草坡,树木等其他植物进行喷药,防止害虫越界。藜麦生长过程中的其它害虫也不能小觑,比如芫青,在藜麦杨花早期正好是芫青的交配期,这一时期芫青需要大量的食物,藜麦叶和穗是它们的最爱,这一时期常常会看到一株藜麦上有成百的芫青取食,个人建议最好的办法是人工消灭。还有一类是非蛀干害虫灰象甲,会从藜麦早期进入藜麦干为害,会导致藜麦生长受阻,容易风折,造成严重减产(到目前只在浑源发生过),一旦发现需要及时化学防治。

藜麦品种的重要性

藜麦种类非常多,在原产地主要以农家品种为主,在美国和欧洲已培育出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在产量,品质方面都有优良表现,最重要的是可以适应机械化操作。稼祺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邀请了国外藜麦专家在种子培育方面主要考虑到了适应性,品质,稳定性以及机械化操作方便性,目前培育出了多个藜麦品种,尤其适宜干旱冷凉地区种植。为什么要强调品种的重要性?2009年稼祺公司在阳高县试验地种植35亩藜麦做试验,当地海拔在1200米,遇到了高温袭击,7月28-31日温度达到37度以上,结果是试验田的白藜全绝收,藜麦植株都在2米以上,但没有结籽。别的品种尽管产量受影响,但不至于绝收。这一点告诉我们,合适的品种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品种选择方面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a.生长期考虑当地的无霜期,生长期超过无霜期10-15天比较正常。

b.藜麦籽性状,不同品种藜麦籽的大小颜色,蛋白质含量都会有区别,在选择时需要做全面了解。

c.藜麦的适应性。不同品种对温度,水分的要求差异大。

d.藜麦对机械化操作的方便性,比如考虑到机械化操作,需要考虑藜麦的生长高度,侧枝多少,穗的形状。

e.产量的稳定性,这一点除了与种植管理相关外,不同品种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些品种的授粉率要高出很多,而某些品种的授粉率很低,这样不同品种授粉率的表现与产量有直接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