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参观了这所老宅,刚刚走近它,一股浓厚的历史感一绕而来,一路上的大声喧哗,瞬间变成了静默。

说实话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古老的民间宅院,仿佛能够回到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他们那代人的生活:

虽然没有现在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舒适和便捷,但是那种精细和讲究,总是带着浓浓的儒家文化的气息。

门前不远处的套马栓,门栏前访客临时歇息的石凳,二道门,和过了二道门后的屏风,会客厅前的月台,门廊和窗帘上的雕塑……不仅仅是生活的一种讲究,更是中国住宅文化的体现,四合院。

客厅的一块墓志铭和门廊上匾上的繁体字,不仅仅是古宅代代传承的家风,礼仪文化,更是体现了儒家文化对民间生活的深刻影响。

以前总是在电视上看到四合院的生活,起居安排,今天亲眼目睹,不禁感叹,主任和仆人的住宿条件真是天壤之辈。

最霸气的是上方,一般都是家里长辈居住之地,东厢房是客房,西厢房一般是孩子的房间,大门东边的房子是管家居住,西边是仆人和下人的居所,好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庭制度,当然可取之处,是长辈和客人的尊敬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文化。

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上门会客厅前的月台,据说是一家赏月闲谈的地方,是一种祥和,一种让人羡慕的天伦之乐。

据这家主人介绍,这所老宅将近300年了,他们家的子子孙孙世代守护着这所老宅,几经拆迁都有幸免于遭难,曾经有人拿高价埋下这所老宅,被主人拒绝了。

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建筑,更多是他们家里文化的根脉,家风的传承,精神的延续。曾经他们的祖辈们怎样勤奋于农耕和文化,怎样用爱心造福一方百姓,这是他们生存的动力吧,那份爱和勤奋,礼节是对他们来说是最宝贵的吧。

历史的年轮总是一圈又一圈,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一个又一个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们去聆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