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甘肃定西的贵清峡中有个贵清洞,洞里住着一位老道,足有两百多岁了,当地人提起他,都恭恭敬敬地称他为“老神仙”。

老神仙精通医术,过去的人们缺医少药,得了重病无法医治,往往就向老神仙求助。

这老神仙医术虽好,但是性格却很古怪:有的人求他治病,他迎以笑脸,施以良药,分文不取。

有的人求他治病,他却遁入山林,避而不见,来人如果不肯放弃,苦苦寻找,不停哀求,老神仙不耐烦了,不仅不治病,还要把来人臭骂一顿。

人们实在没法琢磨老神仙的心思,你说老神仙只给好人看病吧,有些打架斗殴的地痞混混去求医,他也给医治了。

你说老神仙老糊涂了,专门挑坏人治病吧,可老神仙救治最多的,还是大家所公认的好人善人。

谁也摸不透老神仙的脾气,好像他给谁看病,不给谁看病,都是看心情而定的。

所以,当地逐渐就有了一个歇后语:老神仙治病——碰运气。

贵清峡口的村子里有个叫朱简的读书人,腿上长了个脓疮,求医问药半年了,总是不能彻底痊愈。

脓疮发作的时候,皮肉溃烂,开眼流脓,朱简痛苦不堪,周边的大夫他都看遍了,吃的药渣能堆成小山,然而也没什么用。

朱简无计可施,只好也学村里人,备了些米面蔬果,让人把他送到贵清峡中,想求贵清洞里的老神仙给他医治。

要说朱简的运气确实不好,他去了好几趟,每次都是扑个空,连老神仙的影子都见不到。

送他的人劝他说:“老神仙既然避而不见,那肯定就是你没有这个缘法,还是回去另想办法吧!”

朱简自己不能行走,请人将他送来送去,如此几趟,每一回都是空跑。这病没有治好,精力钱财却花了不少,他心中渐渐滋生了怨气。

朱简心想:这老道士好无礼,我一个读书人,平日和人从来没有什么争执,也从来没有做过损人利己的缺德事情,诚心诚意来求医,他却总是避而不见,算什么道理!

怨气归怨气,朱简腿上的毛病不见好转,总是苦楚难忍,他还是隔一段时间就要去贵清洞一趟,看能否遇见老神仙。

然而结果往往还是白跑一趟。

贵清洞中空荡荡的,除了布满灰尘的石桌石凳石床,丝毫看不到有人住过的痕迹。

有一次,朱简腿疮发作,他疼痛难忍,彻夜未眠。

熬到天亮后,朱简准备了很多干粮米面和铺盖,又让人把他送到贵清峡贵清洞口。

村里人劝他,既然老神仙不肯露面,那就另求良医吧,纠缠也没有用,村里也曾有人如此纠缠过,可到最后老神仙不仅没有出手医治,还将纠缠的人一顿臭骂!

可是朱简倔劲上来了,那里肯听劝。

他心想:老道士就是不肯医治于我,我也要等到他问个明白,出家人心怀善念,我一个读书人,没做什么恶,他却为何不肯解除我的痛苦,有些人明明不是什么好人,他却出手医治了,这不是黑白不分,善恶不辨吗?

村里人拗不过朱简,只好将他送到了贵清洞口。

朱简这次是铁了心,他自己烧饭吃干粮,白天读书,晚上就打开铺盖睡在洞中,一副不见老神仙绝不罢休的架势。

你别说,朱简这人倔是倔,还真有毅力,在贵清洞中住了半个多月,整个人蓬头垢面,污秽不堪,却还是没有离开意思。

有一天傍晚,天麻麻黑,朱简胡乱吃了点干粮,刚要打开铺盖睡下,就看到老道士飘飘然从洞外走了进来。

这老道童颜鹤发,慈眉善目,看模样并不像村里人所传那样不近人情。

朱简赶紧起身,腿疮所碍,他蹲跪着向老神仙施礼,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道士和蔼地对他说:“先生的情况我都已经知道,只是我实在没有办法替先生医治腿疮,还望先生理解。”

朱简一听道士这话,积蓄已久的怨气就爆发了,他泪流满面,十分激动地质问老道说:“我一个读书人,清清白白,从不作恶,医治腿疮只是您举手之劳,却为什么如此推托?我已经在这求告这么久了,难道心还不够诚吗?”

老道士面色凝重,也没有言语,只是看着朱简的腿不停摇头。

朱简怒火中烧,开口斥责道:“村里有人好勇斗狠,生命垂危之际到你这儿求医,你也答应了,好人上门求医,你却如此对待,枉乡亲们还称你为老神仙!”

那老道士听到朱简斥责,并没有生气。他走到朱简身边,用手抚摸了一下朱简的腿疮,朱简顿时觉得疼痛减轻了许多。

老道说:“你是个读书人,明理,你跟我来,我让你看看,为什么我无法医治你的腿疮。”说完,老道就朝洞穴深处走去。

朱简拖着病腿,艰难跟在后面。

二人来到洞穴深处,有一面非常光滑的石壁挡住了去路。

老道嘴里念念有词,伸手猛推了那石壁一把,那石壁轰然转了一圈,露出了更加光滑,细腻如镜的一面来。

老道对朱简说:“这石壁,称为前世壁,人能在石壁中看出前世所修福分,前世所造孽障,先生可以近前看看你的前世。”

朱简心中诧异,挪到石壁前朝石壁中一看,石壁中果然出现了一番自己似曾相识的场景。

恍惚中,朱简好像融入了石壁里的场景之中,他是一个威风八面的小军官,骑着高头大马,正指挥下属把一些衣衫褴褛的囚犯倒挂在树上。

有个囚犯挣扎喝骂,他一怒之下,命人用尖刀在那囚犯腿上刺了两个洞,然后用绳索穿过,将其倒悬在树上。

那囚犯痛苦哀嚎,他骑在马上哈哈大笑。

朱简心中万分恐惧,他分明感觉到马上这个残忍的军士就是另一个自己。

正在朱简惶恐不已却无法摆脱石壁的时候,那道士在身后轻轻拍了他一把,他如梦初醒,浑身大汗淋漓,口中不停念叨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是我!”

道士告诉朱简:这人间疾苦,都是人自作自受,因因果果,总不能逃脱,有些人的病治得,那是他已经还请了孽债,有些人的病治不得,那是他尚未还清。

朱简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道士看着朱简说:“天道轮回,神仙都改变不了,何况贫道。先生看了前世壁,应该明白,你的病,我暂时医治不了。”

朱简表情木讷,眼中含泪问道:“老神仙可否能告知,我还要忍受这种折磨多久?”

那道士叹了一口气说:“只怕要用一生来赎清了。”

朱简绝望地说:“那还不如一死了之。”

道士说:“此生还不清,来世还是债,先生诚心行善积德,能够减轻苦楚。”

朱简点了点头,再无多言。

他在洞中与道士一起度过了数日,一直到他家里人来看望他,这才被接回了村子。

与道士几日相聚,朱简已经大彻大悟。他回村后潜心读书,为善乡里,被乡里人尊称为“跛学士”。

村里人传说,朱简从贵清洞回来后腿疮照样没有好,走路还是跛的,但是他再也未曾求医。

尽管拖着残躯,朱简还是活了七十多岁,且每天都精神奕奕,很少见他被腿疮左右苦楚的样子。

村里人都说,这跛学士腿不好心好,人跛精神不跛,是个奇人。

也有人猜测说:朱简肯定是受过老神仙点化,要不然他以前性格那么急躁,怎么见了老神仙一面,就变得如此平和豁达了呢?

往期文章

苍茫大山中,相依为命的一对老夫妻

黄河水底古城

故事·奇闻·民俗·读书 

叶木喊山工作室| 专注于民间好故事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