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大臣中,都有忠诚正直之人,也有奸猾邪恶之辈。人们常常会为忠臣感慨叹息,也常会对奸臣痛恨不已。令人不解的是,历代王朝宠信奸臣的皇帝数不胜数,哪个皇帝手下都会出奸臣。难道皇帝们都瞎了眼?其实并非这么简单,站在现代人角度指点江山,古人都已盖棺论定,是非黑白一望可知。

1.jpg

但是在当时,忠奸之辨岂会如此简单。奸臣脸上也没写着“奸臣”二字,况且奸臣第一要务就是骗得皇上欢心,保住自己名位,所以时时处处刻意留心,皇帝眼中,这些恭顺而善于阿谀逢迎的臣子,反而比那些直言敢谏的臣子要好得多。因此历代奸臣之祸千年不绝,哪个朝代都不能例外。

2.jpg

话说唐朝唐玄宗年间,就出了这么一个大奸臣,此人名叫李林甫。李林甫说起来还是李唐皇帝的宗室远亲,是唐高祖李渊堂弟的曾孙。他从普通小官吏做起,一路升迁,最后成为大唐宰相,独掌大权将近20年,是玄宗手下在任时间最久的宰相。但他名为宰相,实为灾星,正是在他胡作非为之下,繁花似锦的大唐由盛转衰,是诱发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3.jpg

李林甫有两件大罪过。第一件是唐玄宗给他的评价,“嫉贤妒能,举无比者”。他最擅长做的事莫过于讨得皇上欢心,其次就是排除异己,凡是可能对他的宰相之位有威胁者,百计陷害铲除。大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出将入相文武全才,是大唐栋梁。但李林甫生怕王忠嗣入阁拜相,诬陷诋毁他想拥立太子,结果王忠嗣被一撸到底,流放边远之地,然后“暴卒”,死时才四十多岁。

4.jpg

第二件大罪过就是提拔安禄山。他向玄宗提了个建议,说是让外族胡人将领统兵镇守边疆,不仅能打,关键在朝中没有根基,便于控制。一句话说到皇帝心坎里,从此安禄山才得以走上台前,最终成为拥兵数十万的军阀。后来安禄山掀起安史之乱,给了唐朝毁灭性一击,使得盛唐从此衰落,祸根皆由李林甫引发。

5.jpg

恶人自有恶人磨。李林甫晚年遭遇到强劲对手杨国忠,此人有杨贵妃做靠山,是谁也扳不倒的。李林甫渐渐失宠,一病不起。他刚死不久,杨国忠为了泄愤,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罗织罪名把李林甫定为头号奸臣,抄没其家产,子孙被流放,所有党羽一网打尽。玄宗也对李林甫久有不满,命人劈开李林甫豪华棺木,从其口中挖走据称有防腐作用的含珠,剥去他的金紫官服,另行换了个普通小棺材,按照庶民的风俗草草掩埋了他。

6.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