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期间,朱元璋多次派人催促朱善回京城上班,但是朱善每次都是以妻子没有康复,自己要照顾妻子的理由推脱,朱善三番五次的抗旨,终于惹恼了朱元璋。朱元璋觉得朱善回家照顾妻子十天半个月就会回来继续做翰林,于是一口答应了朱善的请假要求,朱善得以顺利回家。

导读: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一个硬汉,他虽然出身草根,却有着雄心壮志,历经千辛万苦却不曾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终于鱼跃龙门,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开创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基业。作为硬汉的朱元璋在做了帝王之后,依然不改初心,对于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嗤之以鼻,而对敢作敢当,至情至性的纯爷们却非常欣赏,并加以重用,朱元璋的这种做法,被后世文人详细地记载了下来。

明朝初年,朝中有一个才子,此人名叫朱善,自备万,是丰城(今江西丰城市)人士。朱善生于元朝元仁宗年间,自幼天纵奇才,九岁就能熟练地阅读文史经典著作,长大后更是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可以这么说,朱善早在元朝末年就已经赫赫有名,是江西人人皆知的大名士,不过由于元朝末年朝政腐败,对朝局非常失望的朱善,并没有前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是秉持孔夫子“邦无道则隐”的教训,带着妻子和继母隐居在深山之中,做了一个栖心山水的隐士,等待清平时代的到来。

时光荏苒,几年之后,凤阳穷小子朱元璋异军突起,扫灭群雄,灭掉元朝开创了大明王朝。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招纳天下英才,下圣旨召集各地的名人才子前来京师参加考试,合格者封赏官职,即使不合格也会报销往返路费,发给酒肉之资作为补偿。当时的丰城县令对才华横溢的朱善非常敬仰,就亲自到山中找到朱善,力邀朱善出山,并极力举荐朱善到京城参加考试。

朱善是个读书人,自然也想通过考试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再说如今元朝已灭,明朝新建,犹如旭日初升,正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于是朱善听从了县令的举荐,来到了京城参加“察举贤才科”的考试。朱善来到京城的那一年是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才学过人的朱善,在廷试之中独占鳌头,被朱元璋钦点为第一名,随后朱元璋就加封朱善做了翰林修撰,朱善从一个山野隐士,一跃成了皇帝身边的近臣。

当时翰林修撰的官职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却可以经常接近皇帝,是个很有前途的官职,朱善对此也非常满意,可是不久之后朱善却向朱元璋请假回家,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朱善做官之后本想把留在家中的妻子接来京城一起生活,但是却得到妻子生病的信函,朱善和妻子感情很深,为了照顾妻子,只好向朱元璋请假回家照顾妻子。

朱元璋觉得朱善回家照顾妻子十天半个月就会回来继续做翰林,于是一口答应了朱善的请假要求,朱善得以顺利回家。可是朱善回家之后,才知道妻子的病远比信中说的严重,根本就不能没有人照顾,几天之内是无论如何也康复不了的。朱善为了让妻子彻底康复,一直在家里住了好几个月,远远超过了跟朱元璋约定的还朝的期限。

在此期间,朱元璋多次派人催促朱善回京城上班,但是朱善每次都是以妻子没有康复,自己要照顾妻子的理由推脱,朱善三番五次的抗旨,终于惹恼了朱元璋。还好朱元璋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没有下旨杀掉朱善,而是将朱善发配到了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去充军。对此朱善毫无怨言,因为他的妻子在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身体得以完全康复。朱善认为一个男人理应照顾好妻子,自己因为照顾妻子而被充军,值得!

其实朱元璋将朱善发配到辽阳充军,也是一时生气,朱元璋对朱善的为人和才干还是非常器重的,不久之后朱元璋就赦免了朱善,让朱善回到了老家丰城。朱善回到老家之后,和妻子住在老房子里面,又买了一块田地,养了几只鸡,每天和妻子耕田、养鸡、种菜,种田之余,朱善经常和邻居下棋聊天,他打算就这样终老一生。

后来朱善居住的房子漏雨了,他就在附近花钱买了一座房子,买了房子之后,朱善和妻子打算先把房子收拾一下,然后再搬过去住,结果却在门前看到了一个大声哭泣的老头。这个老头在门前哭得很伤心,朱善一问才知道,原来自己买的房子就是老头的祖产,老头的儿子不务正业,欠了别人钱,才把房子卖给了朱善换钱抵债。可是这么一来,老头就没有地方居住了,所以他才哭泣。

朱善得知前因后果之后,立马就动了恻隐之心,他从怀里掏出买房子的地契,换给了老头,而且也没有向老头的儿子索要买房子的钱财。回家之后,朱善将自己漏雨的旧房子修缮了一下,居住在里面,依然向往常一样耕田、养鸡、种菜,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样。

老头得到了朱善的救助,感激涕零,到处宣扬朱善的义举,就这样朱善慷慨解囊,仗义助人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就连远在京城的朱元璋也听说了这件事。朱元璋早就想把朱善召回京城继续做官,听闻此事之后,立马下旨封朱善为文渊阁大学士,即日启程回京赴任。就这样朱善又回到京城做了大学士,一直活到72岁善终于家中。纵观朱善此人,为情不惜抗旨充军,为义不惜重金还房,被发配而不惊恐,被封官而不狂喜,真乃硬汉也!

参考资料:《明史》《明代笔记小说大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