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界对其决策摸不着头脑,特朗普正在叙利亚透支美国的信用

在美、英、法三国4月14日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后,三国固然暂时按兵不动。但叙利亚局势仍在持续发酵。到17日,华盛顿还传来了奇怪的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组建一支阿拉伯武装部队,以代替在叙利亚的美军”。加之该部队更有可能交给沙特阿拉伯方面去操办。这也成了特朗普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又一突然表态,比起此前让法国“接管”的相关发言,外界再一次对其决策摸不着头脑。事实上,相比美国在叙利亚新一轮毒气风波中的立场,特朗普有关“阿拉伯部队”的发言反而相当正常。此人早就多次在动武问题上恣意发言。其“未来48小时空袭”、“撤军叙利亚”、“一次性行动”、“持续行动”等言论让全球观察家如陷五里雾中。加之美国防长和联合国代表也发言互斥,美军的袭击方向亦迷雾重重。这种混乱的局面固然可以被视为华盛顿布下的“迷魂阵”,但特朗普及其侧近的举动终究还是透支了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国际信用。

对西方世界来说,特朗普与英法“盟友”对叙利亚的袭击也许起到了点效果:三国不仅在叙利亚丢下了导弹,还否决了俄罗斯提出的,谴责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的决议草案。在特朗普当局的言行飘忽,充满不确定性之际,能确保他做出点实绩已经是难得的胜利。此前,来自华盛顿的空袭宣言让观察家们大有“烽火戏诸侯”的无力感。特朗普的威胁的确早在4月9日就已经发出,他在社交网络上给出的“未来24到48小时内决定”发言让西方以为美国真的会将其视为一种“最后通牒”。但到了11日,美国并没有“让使用化武者付出沉重代价”。加之特朗普在4月11日后仍不谈及袭击,反而仅宣布要俄罗斯“准备迎接美国导弹”,这样一来,特朗普在推特上毫无底线的威胁就消耗了美国的公信力。

当然,特朗普并非完全“言而无信”,美英法的军事行动绝非虚言。三国在4月14日凌晨的突然打击就说明了叙利亚仍未到安全的境地。此外,特朗普的发言客观上也起到了麻痹俄罗斯与叙利亚的目的,让美英法的突然袭击变得猝不及防。以至于在某些分析人士眼中,这几乎成了美国的一种“迷魂阵”。的确,美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之前,曾为多国部队的佯攻展开过系统的的媒体欺骗行动,由此让伊拉克方面误以为美军主攻方向在科威特而非沙特、伊拉克国境一线。可比起海湾战争期间有规律的新闻战,特朗普在叙利亚问题上前后互斥的发言并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如果从特朗普此前此后的一系列表态来看,外界可以发现他发言飘忽,难以确定。环顾特朗普近日发言正是如此:他从“未来48小时决定”到“没说过什么时候一定要空袭”,从“撤军叙利亚”到“马上空袭”,从“一次性行动”到“持续性行动”的表态已经丧失了连贯性和计划性。

特朗普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表态矛盾的美国政要。美国防长马蒂斯和联合国代表黑利在叙利亚毒气问题上的最新表态更让人云里雾里。尽管两人同为特朗普身边侧近,但他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总不能随时统一。作为美国军方的代表,马蒂斯早在4月12日就声称,美国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有人使用化学武器”。在14日袭击叙利亚之后,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怀特也表示,美英法三国意在摧毁“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的能力”,“并不是要迫使叙利亚更换政权”。他还强调这次行动后,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将不变”。但是,这个“不变”的政策似乎在美国其他官员嘴里就走样了。在美英法三国的“精准打击”之后,特朗普亲自提名的联合国大使黑利在接受电视节目采访时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黑利在4月15日参加CBS电视台的节目时固然转述了国防部“从来都不是为了赶巴沙尔当局下台”,给叙利亚一个“信号”,要求对方停止相关化学武器项目的观点。一天之后,在ABC电视台的节目中,黑利就在接受采访时一边称美国要“用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叙利亚人民的问题”,一边确认美国不可能与大马士革方面直接对话。在叙利亚反对派基本失势之际,这一表态就显得诡异起来。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黑利这种做法或有苦衷。很多美国政府官员都指出,黑利是特朗普内阁当中最为守纪律、最谨慎的成员之一。她每次公开露面讲话之前都会和特朗普私下核对发言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利发言时的诡异局面可能恰恰和特朗普本人在叙利亚危机面前的进退失度有很大关系。特朗普曾在2013年讥讽奥巴马对叙利亚采取措施,称“美国不能从战争中得到任何东西”,而今,同样的困境正轮到他来尝滋味。特朗普很想把自己在叙利亚的“反恐联盟”让渡给法国,进而撤出这个无利可图的深渊,这让他在法国总统马克龙面前吐露了“撤军”的意向,并让后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得到了吹嘘的谈资。

面对这一局面,特朗普似乎改变主意,转而让其新任国安顾问博尔顿去联络埃及军情部门,进而“让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出资数十亿美元”,“组建一支阿拉伯部队”。可这种同样显示出美国已经拿定主意要撤出叙利亚,区别仅在做法而已。目前,特朗普仍在是否继续对叙利亚采取打击这一问题上让外界吊足胃口。作为特朗普的代表,黑利已在联合国引述了他的话,即“如果叙利亚政权再次使用毒气,美国已将子弹上膛”。但美国是否真的会继续开枪?至少,外界应该不会继续坐等下一个“48小时”的通牒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