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麻醉琅琊榜】H.Ruben与麻醉装置的不解之缘

前言

在19世纪中叶,氧化亚氮和乙醚用于手术麻醉之前,人们虽没有停止对抗疼痛的努力,受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几千年来,人类似乎在止痛方面并没有多大进步。由此说来,麻醉学并非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学科。但自从那个著名的时间点之后,麻醉学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无数麻醉前辈的推动下,各种新的药物、器械、治疗手段、监测手段等被发明并应用于临床,对人体本身及麻醉技术的认识也今非昔比。从这个角度讲,麻醉学科称得上有着“光荣的传统”。历史的发展有其唯物的一面,但某个历史阶段上,某位大牛智慧的闪光和艰苦的探索也同样不可忽视。于是我们策划了“麻醉琅琊榜”系列文章,带领大家了解麻醉学发展史上几位彪炳春秋的大家。我们手头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就是他们天才的创作,希望大家能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中得到智慧和力量。今天带来“麻醉琅琊榜”的第四篇文章。

H.Ruben与麻醉装置的不解之缘

作者:张炜悦

审校:张迪

他研究发明了“鲁本阀”、自动充气袋式复苏器、脚踏式抽吸泵等麻醉装置系统,他就是H.Ruben

1948年,H.Ruben通过美国麻醉学杂志展示的斯蒂芬-斯莱特无呼吸阀的图表,制作了他的第一个麻醉阀,但由于他曲解了图表,所制作的第一个呼吸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两只手,这并不符合连续监测脉搏的要求。所以经过4年的时间,他在1952年设计制作了另一个呼吸阀,这其中少不了一位钟表匠在制作过程中的帮助。1960年所出现的E式呼吸阀与其所制作的,虽然外观和材质不大相同,但功能原理是一样的。H.Ruben所制造并投入使用的呼吸阀有一百多万个,其中有一个被命名为“鲁本阀”。由此可见,H.Ruben在麻醉装置这个范畴内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呼吸阀

19534月,H.Ruben参加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麻醉医生和耳科医生会议,他发现耳科专家通常自己为做小手术的病人在病房中实施麻醉,但麻醉医生斥责他们既没有吸引装置,也没有氧气袋面罩。耳科专家们辩解说,携带重型装置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次争辩,促使H.Ruben制造了他的第一个复苏器。这个复苏器是一个六角形的装置,可用于麻醉也可用于吸引分泌物。他试图说服H.Hesse博士去批量制造他所研究的复苏器,但不幸的是这个装置被认为笨拙,不适用于人工呼吸和麻醉甚至吸引。但他仍然坚信这种种便携式的、独立的吸引装置是非常被需要的,因此经过他对装置设计的改变,脚踏式抽吸泵被制造出来,并且被一些制造商引入了市场中。这就是H.Ruben对医学的热爱,没有这种热爱就没有他所制造的装置。

脚踏式抽吸泵

1954年,丹麦发生了罢工活动,这导致运送氧气的汽车由于缺油而无法将氧气送至医院,因此好几家医院几乎都没有了氧气,这对医院的治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H.Ruben由这件事收到启发,制造了自动充气袋式复苏器。这个装置的制造,是在一位自行车修理工的帮助下才得以实现的。这个装置的想法在当时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好主意,而且H.Ruben在世界各地都看到了类似他制造的装置的复制品。在1964年,他的复苏袋被美国医学协会宣布为25年来麻醉学上最重要的医学进步之一H.Ruben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很快很准确的想出对策来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与其他行业的工人沟通协作,这也注定了他的成就。

自动充气袋式复苏器

H.Ruben对麻醉装置系统的兴趣始于他的第一个麻醉阀,他所研究制造的各种麻醉装置,在之后的时间内乃至今日都有广泛的应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