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土地流拍似乎成为了新闻的主流,8月28号的时候,武汉迎来了一波土地集中供应小高潮。此次共出让12宗地,其中新洲区1宗,东西湖区1宗,蔡甸区3宗,江夏区2宗,经济开发区3宗,黄陂区2宗。此次土拍12宗地总出让面积52.62万方,总出让金额52.3亿元。

此次供应的住宅用地均处于武汉新晋的热门区域,于房企而言是一次“囤积粮食”的大好时机。可是让大家出乎意料的事,最终仍有两块土地遭遇流拍。分别是一块住宅用地和一块蔡甸城区商服地块,均因为没有买家报价,未成交而流拍。

相信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持续,以及施压,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土地流拍。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1-7月,全国流拍土地接近800宗。其中一线城市土地流拍共有13宗,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高;二线城市土地流拍一共154宗,同比增长200%;三四线城市土地流拍合计达到629宗,2017年同期为284宗,同比增长121%。

对此有媒体表示,众多土地流拍对于楼市而言未必不是好事,因为要遏制房价上涨,最根本的要从源头开始,而土地的价格就是房价上涨的源头。只有地价稳了房价才能稳,市场预期才会稳定,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土地流拍现象仍会发生,土地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

而房产大V对此评论到:稳地价和稳房价,一起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面粉价格稳了,面包价格才能稳。

网友在评论区也是纷纷发表个人的看法,有人说房价仍然要继续温和上涨;有人表示正反都是好事。

对于地价的下跌是否会对房价的涨跌造成影响,有专家表示其实不然,他们认为地价下跌的同时,建材等成本却在上调,所以从稳定房价的角度看,包括地价、建安成本等方面都需要积极管控。

美联物业总监何倩茹则认为,仅凭地价下跌,还难以评判对房价会有何影响。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的土地出让方式,会让土地集中到国企、大型房企的手里,因为国企和大型房企的底气更足,资金充足,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去运营。

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的控制房价仍然要确保两点,1、继续限价,这是在房产税下来之前必须要坚持的,效果显著,没有更好的选择;

2、消除杠杆,可以适当降低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对于二套房以及多套房实行较高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并坚持下去,让大家知道房票的珍贵;

3、确保放水不再流入地产行业,严格管控资金流向;

但是对于此次土地流拍导致的最终影响,就如房产KOL所说的那样,或许要等到年底或明年初,是否再启动大规模城市化才能看出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