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曾经历过一轮爆发式增长,在逐渐趋于平稳后,似乎并未再次掀起大的波澜。现如今,在“爆款难出、市场诡变”的严峻挑战下,整体车市呈现出一种下行态势,各家车企无不面临着“综合素质”的考验。

基于“如何实现软硬实力并存”这一问题的思考,2018年8月29日,由汽车头条联合今日头条举办的“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峰会”在青城山下拉开帷幕。一个全新的“中国汽车品牌知识社区”也在此次论坛上正式启动。

汽车头条APP创始人张耀东先生对此表示:自主品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每年的情况都可以说是有4到5家还不错,一半都是苦苦的追寻。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就要做点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

▲汽车头条APP创始人张耀东

恰逢其时,来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数十家中国汽车品牌营销大佬在青城山下齐聚一堂,针对“品牌知识社区”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让这次论坛风格别具“江湖味道”。

在讨论过程中,如何对用户进行深入挖掘并追踪是诸多大佬提出的一个共同话题,他们分别从不同的维度作出了阐释。

“基于客户感知最想要的信息和他的认知情况,从流量角度有一个厚度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大数据给他做一些挖掘,可以定期通报发布,看趋势。”

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军以具体化的“逻辑思维”对C端用户做了言简意赅的说明。

▲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军

而长城汽车股份公司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瑞峰则基于企业本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对于现在的市场来说,我站长城公司角度,非常需求的就是,在市场日常激烈情况下,如何对品牌的维护和营造?可能经过中间的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粉丝,但如何进行粉丝的经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长城汽车股份公司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瑞峰

“汽车行业逐渐由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方向转化,作为汽车企业来讲,我们现在非常痛苦,消费者群体越来越碎片化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华晨中华事业部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景瑶也存在同样的困惑。

在景瑶看来:“现在我们都在尝试怎么去接近消费者,事实上如何对用户进行反向追踪,再去给到我们厂家,告诉我们这些追踪方式,然后我们基于这些去有所导向的做营销策划才能远离同质化,这才能形成趋势。”

▲华晨中华事业部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景瑶

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副总裁谭本宏也对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在用户需求基础上,产生出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去推给用户,让他产生愉悦的体验和感觉,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模式,但基于数据方面的合作和用户深度共建,如何去真正了解消费者?这是一个重要话题。”

▲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副总裁谭本宏

站在用户的角度,明晰用户画像固然重要,从这个角度上看,产品力是必须的“硬实力”。但对于企业而言,只靠“硬拼”就能赢得市场青睐、俘获用户“芳心”吗?

对此,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荣威品牌营销部总监何晓劲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其实产品好就好,不好就不好,迟早会看出来,单纯依靠产品卖点传播的打法,不是长久之计。”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荣威品牌营销部总监何晓劲

从何晓劲的观点来看,除了对用户进行深入挖掘和追踪,对自身品牌的推广方式也已然成为了企业的一门“必修课”。

对此,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立足当前市场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战略”。

他认为,“首先要知道怎么去传播推广自己的品牌,所有汽车老总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避免擦枪走火,这是第一点。另外,既然现在有了“知识社区”这个组织,我就在想大家能不能以中国汽车品牌联盟的身份,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琢磨品牌跟产品的推广力度上。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事。”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

谭本宏对李云飞提出来的问题也表示认同,他表示到,制造一个智慧智能化的市场环境是当务之急:“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平台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我们希望能够,营销预算花得更有效,能够更加精准的通过这种核实的内容传递给核实的用户,这是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压力和挑战。”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钢针对这种市场现状则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钢

事实上,风云激荡的汽车市场像极了武侠小说中的快意江湖,而在本次“知识社区”里的人群,则是汽车圈里各行各派的“大佬”,他们大多在“江湖场”上行走多年,决胜千里。

“ 在这样一个江湖中间,大家修炼方向可能是不一样,大家目标层面不一样。但在今天成立的社区里,仍然需要很多的秩序,需要大家很多的共识”最后一位发言的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易寒针对以上各位领导的建议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易寒

他说道:“其实我想讲的是,三个多一点三个少一点,我想讲的是多一点协同,少一点纷争,多一点务实,多一点向上看,少一点向钱看。”

显然,易寒的说法正是基于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当前,诸多车企都在面临市场空间的竞争。但如何进行突破向上,真正实现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愿景,才是更加重要的事。

中国汽车市场一直被“寄予厚望”,而“知识社区”的建立则为这份期待增加了诸多可能。未来,中国汽车品牌上行之路依旧艰辛,但如若有“秩序”把持,一切不明朗似乎都能尽快“拨云见日”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勿抄袭或改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