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金沙江大桥后,进入西藏的第一座山,海拨4200米的矮拉山时,新建的矮拉山隧道还没通车,必须走土路翻越,原路不太险和烂,但跑不起来,整段天空都是阴沉沉的。于晚上九点到达灯火通明,霓虹闪烁的昌都市驿站酒店,晚饭都没吃就睡了。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是一种病,去了多少次已治不好……西藏,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新疆是一种瘾,去了多少次都戒不掉……新疆,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第一天

自驾317进藏,一直是我的夙愿。317线,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有“西天瑶池”的新路海,有川藏第一高和第一险的雀儿山,有墨香浓郁的印经圣地德格,类乌旗的查杰玛大殿……这是一条艰苦却充满西藏人文故事的线路,沿途高耸入云的雪山,狂野奔腾的河流,宽广秀丽的草原,洁白美丽的帐房,随风飘扬的经幡,金碧辉煌的寺庙,不仅冲击着你的视野,也震撼着你的灵魂。

早上六点我们准点出发,经遂资眉高速,雅康高速到泸定县,翻越折多山在康定机场路右转到八美镇,在八美镇午餐后到道孚,经泸霍,于18点过到达甘孜县,入住“天合藏文化国际酒店”,一路柏油马路,景点不多但沿线都是风景。甘孜县原是州府所在地,分旧城区和新城区,新城区,规划好,建筑整齐,卫生美观。木易先生的朋友刘先生还带我们去品尝了风味独特的牦牛肉火锅,色香味均上乘。今天行程519公里,甘孜县海拨3410米。

第二天

早6点出发,约九十公里到达马尼干戈镇,马尼干戈镇是317川藏线的必经之路,也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重镇,这里随处可见典型的康巴汉子,是中国西部的牛仔城。过了马尼干戈,约十公里,远远看见云雾缭绕的雀儿山主峰的雪山,这里就是有“西天瑶池”之称的新路海。新路海是我国最大的冰川终碛堰湖,大约成湖于大理冰期后期。湖泊周围由高原云杉、冷杉、柏树、杜鹃树和草甸环绕,蓝天白云,雪峰皑皑,冰川闪烁,波光粼粼。特别是湖边的玛尼石色彩艳丽,倒影湖中,交相辉映。

过了新路海不远,我们到了雀儿山。现在雀儿山隧道已全线贯通,在隧道外停车拍摄后,继续前行于317线上。

我原来在很多小说和文艺作品上看过,雀儿山因山势险要、环境恶劣被称为川藏第一险。这里原山势险要、道路崎岖、事故频发。有时候会因为车祸或地质灾害堵车几天,成为进藏最惊险的体验。如今已苍桑巨变,天险变通途。

原准备在德格县城吃午饭的,但整个县城依山势而建,街道狭窄,无法停车。到德格印经院去感受了一下藏民转经的虔诚后就匆匆离开了。

出德格26公里处就是金沙江桥,全程柏油路。在金沙江江边有一岔路口,左转去白玉县,直行过金沙江大桥就进入了西藏境内。明显感觉到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四川境内的路好民居好;西藏境内的路差民居更差。

过金沙江大桥后,进入西藏的第一座山,海拨4200米的矮拉山时,新建的矮拉山隧道还没通车,必须走土路翻越,原路不太险和烂,但跑不起来,整段天空都是阴沉沉的。回来后才得知,国道317线岗托至江达段矮拉山隧道已于国庆节正式通车。新建成的矮拉山隧道与原越岭线路相比,路程缩短了23公里,时间缩短为8分钟。

下山后远远的就看见路左边的山坡上,瓦刺五明佛学院,瓦拉五明佛学院恢宏的建筑,这是一所显密圆融,不分宗派、学修并重的大型佛学院,也是目前萨迦传承在国内最大的佛学院。

中午2点过,到达了江达县,江达县城段正在修路,整个江达县城只有一条街,317国道就是它们的街道。在“眉州川菜馆”早餐午餐一起吃。老板是东坡区永寿的一个小伙子,味道还不错。据他讲,青神人在江达做生意的较多,尤其是河垻子的。

下午3.30分吃过午饭后向昌都出发,翻越了雪集拉山口,沿途高山草原就像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秋意还不浓,沿途路况好。于晚上九点到达灯火通明,霓虹闪烁的昌都市驿站酒店,晚饭都没吃就睡了。该酒店位于市中心,各方条件不错。

今天行程544公里。昌都市海拨3240米。

第三天

早晨在“昌都市驿站酒店”吃了丰盛的免费早餐后,我们即向类乌齐出发。导航显示我们行驶在214国道上,怎么回事?怎不是国道317呢?反复将百度导航和高德导航切换查看,始终显示是214国道,是不是这段路214国道同317国道是并道的?反正走国道路已差不了多少!带着疑惑,我们继续前行。到了类乌齐才搞清楚,原来昌都到类乌齐这段路,果真是并道的。在类乌齐直行继续走214国道,左转就是317国道了。

出昌都市不久后,我们开始翻越珠角拉山,这段路非常险,全部是土路,阴阳路、炮弹坑路。有的路段宽度不足三米,如果有大货车要提前选好地方会车,否则将在悬崖路面倒车,大多数只能单车通行,一面靠山,一面悬崖,无护栏,能看见公路悬崖下好几辆摔下去的汽车残骸。万幸我们路过时,没有下雨,如遇雨天,路烂打滑,更是十分危险。目前珠角拉山正在修建隧道,待隧道通车后,珠角拉山的危险路段将同雀儿山一样成为历史。

自驾317线同318线相比,景美车少路好,待穿山隧道全部贯通后,将无任何危险路段了。

下山后,又全部是上好的柏油路面了,一路青山连绵,美不胜收。昌都市到类乌齐为105公里。

中午一点,我们到达了三江花都城的类乌齐镇,参观游览了查杰玛大殿。

查杰玛大殿位于类乌齐镇,它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属杨贡寺管理,杨贡寺是由高僧桑吉温于公元1277年创建的,系达垅噶举派的主寺之一。公元1285年,由桑吉温奠基修建查杰玛大殿,并于1328年竣工。该殿一向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众多的佛教经典而闻名于世,过去,当地群众流传着“先去朝拜拉萨大昭寺,而后再去查杰玛大殿”的说法。文革十年动乱中,查杰玛大殿曾毁于一旦。寺庙至今珍藏着质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桑吉温的银质佛像,传说为格萨尔用过的马鞍和战刀,八瓣莲花的时乐金刚像,明、清时的唐卡,不同时期的金、银、铜各类佛像上百尊,雕刻精美的经板等众多文物,2006年,查杰玛大殿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类乌齐到丁青约150公里,全程柏油路面,沿途高山草甸,丹霞地貌,低矮的平房是其典型特征。大约4点钟左右到达丁青县。丁青城郊附近的新农村建设的非常好,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式样,统一的施工,别墅式的外观。尤其是房屋格调整齐,装修艳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丁青新城街道整洁,绿树成荫,临街房屋都是两层楼房,最大亮点是高大上的路灯及其灯杆,整齐大气。在“一品鲜生态牛肉馆”吃过午饭后于5、45分向巴青出发。

丁青至巴青239公里,前90公里都是柏油马路,翻越什钭拉山时,16公里土路非常难跑,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正在修穿山隧道。后一百多公里都是柏油马路,在距离巴青还有20多公里的地方,还要翻越海拔5083米的安吾那山垭口,于当晚11点,顺利入住巴青电力宾馆,条件还不错。洗漱后即上床睡觉。

巴青县城目前正在大规模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个街道都全部挖烂了,雨后更是泥泞不堪,积水严重,行走非常艰难。原在网站查询的评分非常高的一家酒店,令人大失所望。只好碰运气选了一家电力宾馆,结果各方都还不错。

前三天,基本没有高原反应,身体各方面都还行。车辆还给力,经历了好几段高海拔崎岖炮弹坑的考验,一点毛病都没有。不时看看小孙孙晨晨的照片,异常开心,他是我一路的兴奋剂!

今天行程522公里,巴青海拨4148米。

第四天

昨晚睡的不太好,一是入宿时间太迟了,洗漱完后都12点了,二是多次醒来,睡不落觉。应该是正常的高原反应。

7、30分在巴青路边小食店吃了一碗面条后,向比如县出发。

巴青至那曲的317段,路况不错,基本都是柏油马路,只有为数不多的因泥石流,曝雨冲毁的路段较差,路遇两次修路补路而耽误了2个多小时。

过索县120多公里我们即左转往比如县达木寺前行。317路口至达木寺80公里,都是全新的柏油路面,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比如县达木寺骷髅墙。这是用人头颅骨堆砌成的围墙,是研究人类丧葬文化的绝好例证,骷髅墙和天葬台紧挨着,三间北房,房内两侧,各建一座尼泊尔式佛塔,门前、窗前挂着代表“天、地、水、火、风”的五色经幡和一些经布。房前是一个高约两米的三面围墙组成的小院落,有二十多平方米。三面围墙,都是用人头骨象砖块一样一层一层的垒砌起来,大概有300多个骷髅头骨,黑洞洞的眼窝,吡牙张口,对着门和窗。墙前是几块大平石,是用来做肢解尸体的“砧板”。比如县的骷髅墙的达尔木寺的建造据说是因文成公主进藏途经此处时,认为此地是块风水宝地,便委托其“伦布”在此建寺,并由达布活佛主持,而实行天葬并保留头骨的做法,大概只有一百三十多年左右。

据管理的僧人讲,这里昨天才天葬了一个藏人,难怪有一股强烈的腥味,有种恶心的感觉,既震撼又恐惧。看着这些用头颅嵌起的骷髅墙,我想它藏的是生的秘密,说的是死的顿悟。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只为今生做个好人,做个靠谱的人,做个感恩的人。

人生本是没有回程的旅行,健康最重要。我们总是说,对自己好一点,人生不过百年,可总是做不到;我们为了做不完的工作,写不完的材料而废寝忘食,甚至把自己累到不能动弹;我们嘴上说着养生,身体却在轻生。这应该是我们很多人的常态,白天还嚷着健康生活远离癌症,一到晩上拿着手机根本放不开,一看就是凌晨;我们为了过去的人,错误的事,偶然的不开心而伤自己的胃,伤自己的心,伤自己的身体;我们放纵自己去尽情娱乐,把自己当作可以随便怠慢的对象。其实,无论一个人挣钱再多,官职多高,有多么重要的人要维系,有多么重要的事要处理,一旦身体垮了,一切都随之崩塌。所以,请不要再以我忙,我没空,我抽不出时间,作为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不去运动的借口和理由。因为没有时间去照顾好自己的人,总有一天要花上更大的代价,去亲自品尝自己酿下的苦酒,更有甚者,连弥补的机会都不会再有了。就像于娟在《此生未完成》的深刻反思一样,“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对金钱的欲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照顾好自己,是最高级的自律。

拍摄比如县骷髅墙,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今天终于得以实现。在返回的一个峡谷,我们还有幸拍到一大群胡兀鹫。

从比如县返回317国道后,我们就到了真正的那曲大草原。高海拔的高原牧场上,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天蓝的通透,镶嵌着洁白的云。放眼望去,蓝蓝的天,白色的云,黑色的牦牛,乳白色的羊,还有那一块块平静如镜的大大小小的水塘,好像上天散落在人间的块块水晶,反衬着蓝天白云的倒影,这分明是上帝打翻了调色板,把这五彩的斑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到达那曲市时,也是晚上八点了,那曲以它独有的方式迎接我们,天上下着小雨,起着大风,冷嗖嗖的!此时,藏北重镇那曲市已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车水马龙。那曲市变化太大了。

晚上入住凯斯顿大酒店,午餐、晚餐在藏北大酒店旁边的忠华面馆合并吃了回民特色鲜明的“手抓羊肉”

那曲市隶属西藏,地处西藏北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辖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46万,海拨4450米。拥有中国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10月,国务院同意撤销那曲地区,设立地级那曲市,2018年5月7日,那曲市举行撤地设市挂牌仪式。那曲市成为西藏第六个地级市,是目前全国最年轻、海拨最高的地级市。

今天行程420公里。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西藏川藏北线旅行摄影精彩游记,西行漫记之川藏北线/一路向南

作者:一路向南

编辑:王立玲(金色大漠旅行摄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