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什燕泉河蝶变:昔日垃圾渠,今夜人在泉城游


新疆头条讯(文/记者 刘一鸣 图/由乌什县委宣传部提供)5月21日,夜降,月升。暮色中亮起的燕泉河将乌什县这座小城倒映在水中。河畔散步的游人为燕泉河注入了喧嚣与热情,旅游观光车载着游客行驶在燕泉河边蜿蜒的小道中,此刻,游人已陶醉在沿河景观中。

这一次,燕泉河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乌什燕泉河蝶变:昔日垃圾渠,今夜人在泉城游


从前的“垃圾渠”变身亮丽的景观带,几年时间,当地政府通过治理与建设,燕泉河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紧随着旅游业发展的脚步,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也通过经营景区内的观光电瓶车等旅游接待设施,鼓起了腰包。


乌什燕泉河蝶变:昔日垃圾渠,今夜人在泉城游


算一笔“远账” :涵养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几年前,贯穿乌什县的燕泉河是县城中心的一条“龙须沟”“垃圾渠”。

那时候,城区部分居民沿河而居,将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排放入河道,造成了污染。河两侧的房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房屋破旧、道路窄小,不仅给城区两岸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严重威胁了燕泉河两岸居民及牲畜的饮水安全和农田灌溉。

旧时的燕泉河成了乌什县的一块“心病”。治理,势在必行。

乌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乌什县立足生态优势,做好“水”文章,做强“泉”文化,打造了“泉在城中流,城在泉中映,人在泉城游”的园林式城市名片。

据了解,燕泉河景观带总投资1.9亿元,总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6.7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5万平方米,目前,工程已经建成,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绿树碧水鲜花相映成趣,在燕泉河畔,漫步、跳舞、健身的市民随处可见。

“现在的燕泉河景色太美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乌什县居民又有了一处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乌什县居民阿依提拉汗·艾里木说。

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 燕泉河成为生态游一景

旅游线路设计对于区域旅游产业和旅游景点发展影响重大。当大变身的燕泉河成为城市一景,乌什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也紧跟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将燕泉河景观带规划入县域内精品旅游线路的生态游一景。


乌什燕泉河蝶变:昔日垃圾渠,今夜人在泉城游


“比如我们在乌什县生态养生黄金线路中,就将燕泉河景观带及燕泉山景区作为我们生态游中的重要一站,主要景点设有九眼泉广场、历史文化长廊、咏泉廊架、生态湿地、风雨廊桥等。”乌什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安晓军介绍,景区内结合现有古树,新增灌木、乔木、花草,建设河两岸城市绿地,并采用高杆路灯、庭院灯、射灯突出主要建筑物、雕塑、景观节点和植物的夜景,打造成一条集自然风光游赏、休闲、养生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滨河景观带。

“我就是乌什县本地的居民,燕泉河现在是我们县里的一张生态名片,节假日有外地的朋友来游玩,我一定会带他们去燕泉河看看,大家能看到我们这里有多美。”乌什县居民林瑶说。


乌什燕泉河蝶变:昔日垃圾渠,今夜人在泉城游


“光在咱们燕泉河景观带景区的游客集散中心,就有27名周边乡村的村民在这里成功就业,主要是观光车司机与售票员,这其中有10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乌什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旅客集散中心主任米娜瓦尔·吐尔逊介绍,景区建设完成后,乌什县便组织县城周边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旅游合作社,采用“政府+公司+旅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旅游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乌什县的“旅游+扶贫”模式已带动3000多人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