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刘永行家族

刘永行是中国农业企业家“刘氏四兄弟”中的二哥。1982年,他与其另三位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目前,刘永行担任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其主业为饲料业,并涉足食品、高科技、金融、房地产、生物化工等行业。

刘永行曾在2017年预言,10年以后,中国饲料企业将只能剩下越1200家,这就意味着未来将有80%的饲料企业破产,此预测引发质疑声不断。

第二名、鲁冠球家族

鲁冠球是乡镇企业家的丰碑性人物,他从一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小作坊起步,将名下的万向集团发展成为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巨头。鲁冠球本人于2017年仙逝。目前,鲁冠球的产业横跨金融、汽车、农业、能源四大产业。农业是鲁冠球商业帝国的重要支柱,主要体现为万向集团对万向德农(原名华冠科技)、承德露露、顺发恒业等农业企业的控股上。

鲁冠球从农机起家,进军汽车零部件,转而控股农业细分领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体现了他们这代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对农业创业领域的独到看法。

第三名、刘永好家族

在“刘氏四兄弟”中,刘永好的名气最大,而且他从没有脱离他起家的领域——饲料业,他的新希望集团一直是中国饲料业的老大,地位无人能撼动。这得益于这些年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需求的发展更为迅速。

面对饲料行业的未来,刘永好说:“在饲料行业,新希望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但是,这个行业已经饱和,靠饲料有大的发展已经不太现实,所以必须转型。”近年来,刘永好开始了“走出去”的战略,在非洲等地投资养殖、种植业,未来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四名、庞康

庞康是海天味业的控制人,海天味业是规模庞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海天味业将调味品作为主业,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有人称赞庞康和海天味业为“一桶酱油酿出千亿产值”。

庞康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他将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了规模化、现代化改造,注重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的成功,也为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者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榜样。

第五名、刘汉元、管亚梅夫妇

刘汉元、管亚梅专注于水产养殖以及水产饲料的开发。如今,他们控股的通威集团已发展为农业和新能源双主业齐头并进,并在化工、宠物食品、IT、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通威集团在农业的水产饲料领域深耕已久,如今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生产企业。有人说:“每3条鱼中,就有1条吃的是通威的饲料”。由此可见,咬住某个农业细分领域不放松,积极创业,一定会成功的。

第六名、姜照柏

姜照柏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是通过资本市场控股农牧企业的方式获得的。他控股的鹏欣集团,一直在不断加码农牧业布局。他们不仅对于中国的农牧企业感兴趣,而且开始走出国门,收购国外的农牧企业,譬如收购新西兰的牧场、收购巴西的大豆企业等等。

通过姜照柏不断并购农牧企业的行为可以看出,农业确实是中国未来的蓝海,将成为中国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第七名、秦英林、钱瑛夫妇

秦英林从小在河南长大,养猪出身,考大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养猪。几十年来,他始终在养猪第一线,他与妻子钱瑛从研究养猪技术开始,一直致力于养猪产业的发展。他们创办的牧原集团,是河南最大的养猪企业,创造了养猪业的一个神话。

从秦英林的身上看到的是一个人对于事业的执着,哪怕是养猪,只要肯努力,照样可以上胡润百富榜,成为人中龙凤。

第八名、徐冠巨、徐观宝兄弟

徐冠巨一开始只是鲁冠球的万向公司的一名工人,后来与父亲以及兄弟徐观宝一起创业,创立了传化集团,在日用化工领域崭露头角。农村出身的徐冠巨和徐观宝对农业有着强烈的情怀。在2000年,他们转型进入现代农业领域,立志用高科技扶植现代农业,打造国家农业孵化器。这是因为他坚信“农业一定赚钱。”

徐冠巨、徐观宝兄弟将成熟的化工经营模式嫁接到农业上,目前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步他们将以农业生物技术为核心拓展生物产业,创建全国领先的高端农业生物技术集聚区,打造区域经济的创新中心、孵化中心、服务中心和增长极。

第九名、林印孙

林印孙自80年代始,就在思考中国农业的未来,他将只有20名员工、10万元资产的小型饲料厂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家分子公司的正邦集团,企业分布全国27个省市。今天的正邦集团以养殖为纽带,涵盖了农牧、农资、粮油、流通、金融五大产业,年生产销售饲料40多万吨,位居江西省农牧企业前茅。

林印孙一直致力于农村脱贫工作,他们聘请技术服务专家进行完善的售后技术服务,举办了数百场技术服务讲座,以及各种类型的专业培训,还推进“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使数万个家庭脱贫致富。

第十名、邵仲毅

邵仲毅26岁开始创业,一开始进入的是石油化工领域。但他不满足于此,他对农产品深加工更为感兴趣,如今,他麾下的晨曦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民营企业之一,进口量占到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12%,他本人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豆王”。

对于大豆贸易,邵仲毅非常关注中国在大豆定价权方面的争夺。这是因为中国市场对大豆的需求是“刚需”,在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需要十分强烈,而国内出产的大豆远不足以满足,只能从国外进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