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76岁的徐大伯住在医院里一直很纳闷,怎么喝了点小酒,自己就进了趟重症监护室?

喝酒前 吃了治拉肚子的西药

徐大伯,萧山人。前阵子,因为吃坏了肚子,腹泻了两三天,在当地卫生院配了点药在吃

8月7日清晨,徐大伯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之后便感到一阵乏力,就回家休息了。到家后,他习惯性地想喝点小酒解乏。喝酒前,他想到治拉肚子的药还没吃,就按剂量吃了。随后,喝起了小酒。

哪想到几口白酒下肚,徐大伯突然觉得胸闷、胸痛,满脸冷汗

家人见状急忙把他送到了萧山医院急诊。送到医院时,他已休克。医生检查发现,徐大伯的血压非常低,只有68/42mmhg,皮肤冰凉,还有心律不齐、意识模糊等症状。医生立即为徐大伯输液治疗,同时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还马上请心内科医生会诊。

心内科医生会诊后,首先考虑徐大伯为休克,不排除冠心病或急性心梗,经冠脉造影,排除冠脉病变,但因徐大伯一直处于休克中,血压没改善,就收住到了ICU

ICU医师详细询问家属病史后,考虑徐大伯是服用了呋喃唑酮后饮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于是立即为徐大伯做抗休克治疗。

6小时后,徐大伯病情稳定下来,转到了心内科病房。住院观察两天之后,徐大伯顺利出院。他连连向老伴保证,这次一定要戒酒。

为何喝点小酒就休克了?

其实,真正诱发徐大伯休克的不是酒,而是呋喃唑酮片+酒精

浙江萧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施建中说:“呋喃唑酮片,别名痢特灵,是一种常用的止泻药,正常剂量服用副作用很小,徐大伯是服用了呋喃唑酮片后又喝酒,引发了双硫仑样反应,最后导致了胸痛、休克。”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服用头孢类药物后,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药物干扰了酒精的代谢过程,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一般的病人感冒咳嗽后吃了抗生素,又去喝酒,就可能会导致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但很多双硫仑样反应会表现得比较轻微,如面色潮红、恶心、眩晕、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像这么严重的病人很少见,和他喝了白酒有关系。因为白酒比啤酒、含酒精饮料等酒精含量更大。”除了双硫仑样反应的典型症状,施主任说:“常见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甲硝唑、呋喃唑酮、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及一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甲噁、头孢替安、拉氧头孢等)。”

“不少人有喝酒解乏的习惯,尤其是一些体力劳动者。其实,如果在服药,是不建议喝酒的。像这位病人平时就经常喝酒,没意识到酒和药不能一起服用。”施主任表示,饮酒同时使用一些药物,如果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可休克,威胁生命。

注意!解暑常备

药藿香正气水也含有酒精

8月初,临安的王阿姨因支气管炎在临安区中医院输液两天,医生开出的药方是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都是常见的抗生素。第一天一切正常,第二天在医院输完头孢曲松后大约5分钟,王阿姨就突然感觉到胸闷,呼吸不畅,引发了休克。

原来,王阿姨第二天早上出门前,感觉有些头晕恶心,以为自己是中暑了,就自行服用了一支藿香正气水结果与打点滴中的抗生素引发了双硫仑样反应

幸好抢救及时,三天后王阿姨情况好转出院。

原来,藿香正气水为中药成分解暑药,其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注明:含有40%-50%乙醇(酒精)。

很多人认为,为了解暑喝一两瓶藿香正气水不大要紧,但如果本身是酒精过敏体质,或在服药前吃过抗生素,就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同样,如果服用藿香正气水的同时服用了头孢类药物,酒精和头孢发生反应后也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所以,请大家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多留心,用药期间及停药后,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建议一周)避免饮酒及接触酒精类饮品。

科普:双硫仑样反应

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酒醉貌反应,系指双硫仑抑制乙醛脱氢酶,阻扰乙醇的正常代谢,用药后再饮酒,致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并伴有意识丧失。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

常见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双硫仑、甲硝唑、呋喃唑酮、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

还有一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甲噁、头孢替安、拉氧头孢等。

所以大家在服用这些药物时,要避免饮酒及接触酒精类饮品。不过对于平时嗜酒如命的人来说,即便吃了药,稍不注意吃饭时就又会想到喝酒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戒酒。因为大量饮酒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

1.重度酒精中毒,可出现休克、大小便失禁,甚至因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

2.急性胰腺炎,有生命危险;

3.气道误吸入呕吐物,也会危及生命;

4.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饮酒后容易诱发中风、主动脉夹层等相关疾病。

吃药喝酒要分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