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到这一条,一个人的心理就会更健康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有句名言:“不要由于别人不能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愤怒,因为你自己也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换言之,一个人应当公平地对待别人,同时还隐含着另一层意思,就是一个人也应当公平地对待自己。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比较公平地对待他人,也很少有人认为不能公平地对待自己,但是事实绝非如此。

曾经有位母亲说她被自己孩子气得连续几天吃不下饭。花了很多钱,报了很多班,但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没有进步。她用尽了她所能想到的各种办法,但是都于事无补。在她的监管下,孩子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她希望我能帮她提高自己孩子的成绩。

我发现她情绪非常激动,在这种状态下,谈论如何提高孩子成绩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根据她所讲的“各种办法”,可以判断出她所采取的措施早已误入歧途了。我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首先是要解决你吃不下饭的问题。她愣了一下。我问她生活中有没有别的令她感到失望的事情。她想了想,说她从小学习就很好,从来没有让父母担心。工作事业也是较为顺利。她说这孩子可能随他爹,他爹从小学习都得大人吼着训着。她说当年父母都不同意她嫁给他,然后她开始讲她老公令自己感到失望的各种问题。

只要做到这一条,一个人的心理就会更健康


由于和丈夫的关系不是很好,她经常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在她心急如焚的高压管教之下,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僵化了,孩子处于一种紧张的亲子关系中,根本不可能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能。我尝试着让她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期望,就像当年父母对她婚姻的期望一样。当她明白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按照别人的意愿生活,不可能总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的时候,她开始变得心平气和,开始冷静地反思孩子的学习问题。只有亲子关系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母亲和孩子才能建立新的互动关系。良好的互动关系是促进学习的基础。公平地对待孩子,就是要合理地对待他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采取高压措施。适度的压力有助于目标的达成,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降低行动的效率。

托马斯·曼的名言本身就表明了公平地对待别人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别人让我们生气甚至愤怒,通常是因为他人的言行不符合我们的期望。譬如孩子贪玩、不爱写作业;譬如夫妻一方不愿做家务;譬如婆媳之间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不一致导致的冲突等等。都是因为一方让另一方感到失望,或者彼此失望。

每个人的一生中,对自己都有过很多希望。童年时希望自己将来当飞行员,少年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环游世界,青春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取得人生的成功和完美……但是这些对自己的希望经常落空,或者难以完全实现。我们每个人现在的样子真的就是曾经所期望的那样吗?大部分人都会在心里说不。也许我们也很满意自己现在的样子,但这其中包含着多少与现实的妥协。

只要做到这一条,一个人的心理就会更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对自己的失望。希望明天能够完成工作计划,结果拖到了后天;希望新的一年能够给孩子多一些陪伴,最终计划不如变化快;昨天打骂了孩子,今天后悔了;昨天喝醉酒出了洋相,今早醒来,懊悔不已;今天被领导批评了,到晚上睡觉前一直郁郁寡欢……可以说,一个人很难总是“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这句话说的既是个人成长历程的现实,也是个人日常生活的现实。因为成长就意味着对过去的不断舍弃和超越,而日常生活总是受到各种外部条件和事件的影响。

人们在面对自己的失望的时候,经常会把这些失望进行合理化。这是个体维持自我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需要。人们不会过分否定自己,那样就会导致心理矛盾和冲突。人们擅长对自己的失望之事进行合理化,总能找到充分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但是在面对别人的问题的时候,人们却没有了这种合理化的动机。总是觉得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总是以自己所期望的形象来要求别人。甚至把别人为了保持自我完整性和稳定性而进行自我合理化的理由当作借口和狡辩。孩子应该取得更好的成绩,对方应该承担更多家务,别人应该尊重自己等等。当别人不能按照自己希望的形象去行事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失望、生气甚至愤怒。譬如一个人在路上被行人撞了一下,对方连声谢谢都没有讲就转身离开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感到生气,甚至会骂对方“没长眼”,因为对方的行为不符合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有素质有礼貌的现代文明人的特点。

只要做到这一条,一个人的心理就会更健康


托马斯·曼的名言,就是告诉我们,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我们自己也无法实现自己对自己的所有期望,当我们认为别人应当符合我们的期望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公平。计划没有完成,是因为难度在预料之外,我们给自己找到了理由。别人那么匆忙地离去,可能是因为亲人病重亟待送医——我们也可以给别人找个理由。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

所以,要学会公平地对待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公平地对待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人更容易自责,其实希望和失望本是一体的两面。总是对他人要求过高的人也容易经常感到失望,由此导致的负面情绪就会很频繁,最终伤害的是自己。因此无论做什么,首先公平地对待自己,其次公平地对待别人。只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人的心理就会更加健康。有了公平的理念,才会有平衡的心态,心态平衡才能遇事不慌不乱,凡事从容和缓。这是优秀的人追求成功所必备的素养和品质。

如果您对此有任何想法和问题,欢迎留言探讨。

了解更多心理资讯、心理咨询+微信:Kongyh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