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当代艺术

波普绝对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作为当代艺术中发展最好、最重要的流派,如今的波普艺术远超过了艺术领域的单一发展,甚至对商业、流行、街头文化都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先别急着judge“艺术与商业”不该混为一谈,让我们来看一下波普之父Richard Hamilton对波普艺术下的定义:

“流行的,转瞬即逝的,可随意消耗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年轻人的,诙谐风趣的,性感的,恶搞的,魅惑人的,以及大商业”。

Richard Hamilton自画像

总而言之,波普艺术原本就包含了大众流行与商业。至于引起广泛争议的——艺术该不该和商业结合?其实也只是个伪命题而已。

那些我们俗称为精神层面的艺术品,难道最终不都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

其实我们这一代大多年轻人,对古典艺术或现代艺术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和见解,可以说波普艺术的商业性实际是打开了巨大的年轻消费市场。

无论是以画作、服饰、还是周边玩偶的形式展现,波普都让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和了解艺术,甚至还能大方的和别人聊一聊你收藏的艺术品。

以美国波普艺术大师Andy Warhol为首的先锋艺术家,都在有意无意地模糊着艺术与商品的定义。

他把那些来自于大众传媒的图像、日常消费品、政治与流行人物头像,作为创作元素在画上重复排列,所有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他还试图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取消创作中的手工绘画,将所谓的艺术品被置于流水线下生产。

美国波普艺术运动发起人及主要倡导者Andy Warhol

Andy Warhol的作品没有原作可言,全是复制品,但他正是要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彻底印证生活和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本来所谓的艺术就是一种表达形式,代表个人或者群体发声,对金钱的渴望或是对社会的控诉都可以成为表达的内容,即使是以复制的形式出现,你能说这不是艺术品?

所以完全不必对艺术的商业化而太过悲观,所谓的消费文化即流行文化,而最容易受流行文化影响的自然是年轻群体。如果年轻一代能因此开始在乎艺术、懂艺术,并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来,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摇滚圈有这么一句话:摇滚可以商业化,但是摇滚不能迎合商业化!这完全适用于艺术领域。

发售前店门口的队列

是青少年被消费文化影响最明显的体现

对于这一点日本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村上隆也给出自己的看法:

“我这代很多艺术家都在作品中探讨资本主义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所以,Jeff Koons、Damien Hirst以及我本人都想把原本不值钱的艺术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让大家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会被当作价值的载体的”。

Murakami Takashi(村上隆)

村上隆通过商业合作,将艺术渗透进了Life Style的各个领域。把 “艺术商业化、时尚化” 作为一个问题放在自己的作品中,然后去证明这个问题存在的合理性,毫不避讳做艺术就是为了赚钱的观念。

村上隆受日本动漫启发而设计的著名 Mr.DOB 形象

是他 “超扁平(Superflat)” 理论的标志角色

近几年来 Urban Art & Street Art 在全球的盛行,街头和时尚的界限越发模糊,有消费能力的年轻化市场早已蠢蠢欲动。

你再看这些波普作品便会明白,年轻人确实想挂一副这样的画作在家里,或者把他们穿在身上。而波普艺术与品牌合作,亦是将艺术“全民化”的最佳表达方式。

村上隆与 LV长达7年的合作,无疑是艺术与商业跨界合作最成功的案例。

其中Monogram Multicolore三彩系列,自2003年首发便获得超过3亿美金的销售额,风靡一时,之后村上隆又在该系列中加入了樱花、樱桃、迷彩等元素,更是引起全球抢购,由此也促成了更多艺术家与时尚圈的合作。

今年村上隆与UNIQLO合作打造哆啦 A 梦系列,更推出了一款满涂鸦的机器猫毛绒公仔,将艺术形象与商业品牌结合,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另一个我们熟悉的KAWS,同样也证明了“艺术商业化、时尚化”的合理性。

2013年OriginalFake的结业,宣告曾经风靡一时的街头大牌被载入史册,直到KAWS和UNIQLO合作,我们才再一次有机会穿KAWS。

甚至可以说,UNIQLO达到了从前OriginalFake无法企及的高度,它让更多年轻人,尤其是以前或许根本不知道KAWS的年轻人认识到了KAWS的艺术,这才是Crossover抛去商业之外最有意义的存在。

而前不久,Dior在2019春夏巴黎时装周上,请来了KAWS在秀场中间打造了一个巨型BFF粉红装置公仔,随后,一只粉色版本的Dior×KAWS BFF毛绒公仔,忽然出现在STOCK X的拍卖页面上,一口价高达4273494美元!

虽然如此高昂的要价不免叫人唏嘘,但谁能否认KAWS加持了这次Dior男装从High fashion向街头的转型,从而也从侧面反应了如今波普对街头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当今,众多艺术家前卫大胆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波普艺术的启发,而在这众多的艺术家中,下面这几位,都已获得不同程度的名气。

草间弥生这个名字,对于我们而言不算陌生。标志性的红色头发和圆点服装,已成为她的个人标签。

这个患有精神疾病的“怪婆婆”的一生,用传奇来描述也不为过,从小身患神经性视听障碍,大部分时间居住在疗养院,却用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 。

她是唯一一位被载入西方波普艺术史的日本女人,最著名的画作是《无限的网》,这个作品2014年在佳士得被拍出了710万美元的价格。

《无限的网》

Jeff Koons也是关于波普不得不提及的,这个被誉为Andy Warhol的接班人的著名艺术家,作品常常被炒出天价,而他创作的气球狗更是众人皆知。

Jeff Koons

2014年,他创作的橙色巨型装置作品气球狗在佳士得纽约夜场拍出了5840.5万美元,创造了当时在世艺术家的单品拍卖世界纪录。

气球狗(Balloon Dog)与 Jay-Z 同台

受美国波普艺术影响,中国的波普艺术家于90年代后,以王广义为代表,借用各种具有历史、政治含义的画作,创作出颇具揶揄意味的神话,这也持续影响着更多年轻的当代艺术家。

红色背景的VISA狗

批量生产的圣婴:黄

其实艺术本身不值钱

就跟钻石黄金一样

价格是购买者赋予的

越广泛的被认同

就越有价值

所以艺术很难与资本彻底分开,资本就像是艺术的一个分发渠道,去支撑和包装艺术品的价值。

传统的古典艺术画作、雕塑对鉴赏能力有较高的门槛,一般大众看不懂,也不会购买,导致过去的艺术家难免穷困潦倒。但波普艺术则把商业和艺术圈在一起,它做的就是大众的、流行的、商业的艺术。

而众多当代知名的艺术家,大多都是从波普领域走出来的。就像村上隆、KAWS,从公仔到雕塑,他们不断突破视觉艺术的等级制度,打破艺术高低之间的传统界限。

波普不需要我们拥有丰富的艺术背景,用直观感受便可以欣赏和体验。这不但造就了当代艺术家,更造就了艺术推向大众化的时代进步。

让更多的人走进艺术

这就是波普的伟大之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