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国农科院教授,果树专家。199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从事果树营养学研究,一直深入到农业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全国南北果区建立了1200多个优质高效示范园。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有《曹泳春务果论》和《果树营养循环学》。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论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和防治

根据果树的营养循环学,果树根系生长的营养需求主要是依靠果树叶片制造和转换的有机营养通过韧皮部的筛管来供给,也就是说,根系的生长离不开叶片和树皮,树上的叶片少,树下的根系弱;果树的皮不好,营养循环就很差。

每年三月,当我们深入到乡下的田间地头,都能够隐约听得见果园里发出刮树皮的“嚓嚓”声,果农为了防治腐烂病,三月刮皮似乎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可是,树皮刮完了,根还能生长吗?根不生长了,树还能活吗?

果树有各种各样的腐烂病,腐烂病发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根腐病、干腐病、枝腐病、粗皮病、轮纹病、溃疡性腐烂病等都属于腐烂病的范畴,但各种腐烂病发生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在防治措施上也要区别对待。腐烂病的防治要本着“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进行综合防治,从根本上防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论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和防治

一、果树腐烂病产生的原因

1、土壤板结

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不仅消耗了土壤里面的有机质,同时杀死了土壤里面的有益微生物菌,导致土壤团粒结构破坏,透气性差,土壤板结,根系难以呼吸,果树营养循环不畅,根腐病和干腐病相继发生。

2、大水漫灌

尤其是对于土质黏性大,排水不畅的垣凹地,大水漫灌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水侵入地下,排出土壤中空气,占据空气在土壤中的位置,根系无法呼吸,时间过久而导致根系窒息死亡。

3、施肥不当

施肥不按照时令进行,过早或过晚;也不根据果树生长习性施肥,氮磷钾一炮轰;施肥过于集中,也不讲究远近和深浅;大量施用尿素、二铵、没有腐熟或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的农家肥,从而造成病虫害泛滥。

4、营养不良

不加大投资力度,施用价格便宜的劣质肥料,让果树在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下生存,仅仅把目光聚焦到修剪、拉枝和环割上面,营养难以下行到果树主干和根系,致使干腐病和根腐病久治不愈。

5、盲目用药

打药不看天气,不看成分,不看状态、不看配比,不看质量,不分时间,不交替施用,引起农药中微量元素过高中毒,比如锰中毒引起粗皮病。

6、果园密闭

通风透光是果园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提质增效的最基本条件,果园密闭势必造成光合作用减弱,营养阻隔,病虫害泛滥,果实品质降低,腐烂病滋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论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和防治

二、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方法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防治腐烂病,要进行综合防治,从根本上杜绝。

1、果树不施尿素、二铵、高氯肥、双氯肥、缩二脲超标肥、不腐熟或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的农家肥。

2、增施有机质含量高,有益微生物活性菌多的生物有机肥,施用缓释配方肥和中微量元素肥,除底肥之外,大力推广和普及水溶肥的施用。

3、排沟起垄,果园植草,控水控药,加强营养,做好清园,用普德金“一涂两喷”,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断根除草深翻园。

腐烂病菌大多都是厌氧菌,是一种欺软怕硬的弱性真菌,所以说,腐烂病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么可怕,其实它是最容易防治的病害。要想建立一流的果园,延长果树的寿命,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首先要从防治腐烂病入手。

【大农圈】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