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义气很多人都想到了三国的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把关羽吹捧的很高,而在正史中却不尽然,关羽不投靠曹操也是有自己的私心,自己在刘备旁边再怎么样自己也是核心人物,而到了曹操阵营这里只能说是圈外人,曹操也不可能一直重用关羽,“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句话关羽还是知道的。说到三国第一义士,史学家们推举的是臧洪。

臧洪也同样是少年成名,早年随着自己父亲去平叛而被拜为童子郎。他年少身材魁梧,格外优秀,名声也特别的好,在他20出头的时候就被选为孝廉,之后更是与王朗等人一起被外选为县长。原本臧洪当县长还是好好的,但是东汉末年的宦官当政十分严重,朝廷官员也多腐败不堪,不甘同流合污的臧洪就选择了辞官回乡。

后来董卓进了京城,废掉了汉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做皇帝。面对着董卓的残暴当政,朝廷多数官员都选择了明哲保身,都不想去碰董卓的霉头。而此时的臧洪却劝广陵太守张超起义兵,到时候可以凭借着义兵扫除奸臣,诛杀国贼董卓。

张超听了他的话,于是就带着他去见自己的兄长张邈一起商量此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开始立起起义军大旗。张邈还特意的去联合了其他几个诸侯,尽管之后关东联军形成了燎原之势,但是这发起者还要数臧洪是第一人。当时一些诸侯就聚集到了酸枣准备一起讨伐董卓,但是谁也不敢去宣盟誓,最终还是臧洪去进行了一番激动人心的宣扬,让起义军变的名正言顺的。臧洪是打算诛杀国贼,匡扶汉室。但是诸侯们却都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谁也不愿意去和董卓火拼,最终因为在酸枣把粮食吃完了,大家伙也都散了。

酸枣之盟过后,臧洪就受到了袁绍的看重,袁绍将其任为青州刺史,想要靠臧洪来镇压青州的黄巾军。臧洪只用了两年的时候就将青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袁绍都为其“叹其能”。青州治理完了,袁绍就将他改任为东郡太守,治理东武阳。兴平二年的时候,曹操包围了张超。当时的张超笃定臧洪会来救他,并且还说:“臧洪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义士,他一定会来救我,只是碍于袁绍的约束,我可能等不到他的到来。”

其实此时的臧洪也真的率领大军去增援张超,但是却被袁绍一直拖着,直到曹操将张超一家灭族。于是此时臧洪就和袁绍决裂了,宣布东郡独立。袁绍一看臧洪因为张超而忤逆自己,于是就亲自带领大军围攻东武阳。臧洪在东武阳坚持了一年,袁绍就是怎么也攻打不进去。当东武阳里面粮食吃完了,此时的臧洪就杀了自己的爱妾分给将士们充饥。

但是臧洪的坚持注定是无意义的,最后东武阳还是被袁绍攻破了,恼羞成怒的袁绍直接杀了臧洪。此时身为臧洪的老乡陈容看到自己求情不管用,于是就说:“今日我宁可与臧洪同日死,也不愿与将军同日生。”袁绍因此也把陈容杀了。臧洪他劝张超起义军诛杀国贼,他对得起汉家。臧洪他坚持救张超,他也对得起张超一家。他将自己的爱妾杀了喂将士,他也对得起东武阳的守军。但是他却对不起那个一直跟着他的爱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