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机密·潜龙在渊·第20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是文才鬼才马伯庸的作品,虽然改编成影视作品之后,争议颇大,但是抛开一起改编缺陷不谈,认真看剧,我们便如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即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配角,都有历史原型,而且都是能够见载于史料的人物,例如冒牌汉献帝刘平的养父杨俊,曾卷入曹丕和曹植的立嫡之争;小太监冷寿光擅引导之术,活至一百五六十六,是真正的长寿老人;孔融的弟子赵彦,曾出现在袁绍抨击曹操的檄文中,等等。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个人物。剧中的他,虽然被郭嘉委以重任,却在复命之前便丢了性命,在真实历史上,他却是曹丕的心腹爱将。这个人是谁呢?

他不是别人,正是被郭嘉派去温县,收集杨平画像的邓展。剧中的邓展,虽然出身于虎豹骑,却并非莽夫,他到了温县之后,并没有直接去找杨平曾经寄居的司马家,而是先找了一个普通百姓,得到一张难以辨认的画像之后,他略有些失望。不过他依旧没有去司马家,而是找了一个会画像的先生,这一次得到的画像非常清晰,他却大大吃了一惊。勉强稳住心神之后,他才来到了司马家,得到了司马朗受司马懿所托,作的假画像。这个时候,司马懿已经知道当初的杨平,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当今天子,所以他们深知,不能让邓展把那位先生所作的杨平画像,交到郭嘉手中。

于是这兄弟二人一起追杀邓展,并用揭纸之术,更换了真画像,保住了刘平的秘密。不过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本该死于非命的邓展,却被淳于琼所救,辗转来到了袁绍营中。并见到了隐瞒身份,假称绣衣使者来到袁绍军中的刘平,以及曹丕。这个时候,刘平和曹丕都想杀他灭口,他也想过拆穿刘平的身份。不过双方都没有动手,甚至邓展最后为了掩护曹丕、伏寿、刘平三人逃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发现的秘密也永远被埋藏了。剧中的他十四集才出场,二十二集便死在了淳于琼手中,算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可真实历史上的他,虽然知名度也不高,却文武双全,且与曹丕非常熟稔,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剧中的他,是一个武将的身份,那么我们便先来说一说真实历史上,他的武艺。《汉书叙例·颜氏古作》记载:“邓展,南阳人也,魏建安中为奋安将军,封高乐乡侯。”另外,据记载此人精通剑术,擅长空手入白刃。不过,他的剑术虽精,却不及曹丕。有一次曹丕与他讨论剑术,并以甘庶代剑,与他切磋,先是三次击中了他的手臂,又故意谦称自己的剑法快而集中,很难击中人的面部,诱使邓展再次提出了切磋的要求,并打中了邓展的额角。重新入座之后,他还开玩笑说,让邓展放弃原本的剑法,重新学习,引得宾客大笑。

《典论·自叙》记载:“尝与平虏将军 刘勋 、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 。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固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芋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 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剿,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 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与曹丕的关系之亲近。

至于说他文武双全,倒不是因为他在战场上有什么智勇双全的表现,实际上史料中对他的记载并不多,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更是没有被提及。此处说他文武双学,仅是表面意思,即他不但武艺高强,还颇有学识。据记载,他曾参与过注释《汉书》,由此可见,他的学问应该不一般,毕竟不是谁都能够参与著书之类的事情。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剧中那个被郭嘉委以重任,却未能成功向郭嘉复命的小人物,在真实历史上,虽然知名度不高,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而且非常受曹丕的重视,与曹丕颇有交情。在剧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原型呢?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机密》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