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池穴(将阳光聚集在一起,从此不再怕冷)

针对疾病:惧冷证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女性

操作方法:两手交替用中指以轻柔力量慢慢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长期坚持。

俗话“十个女人九个冷”,意思就是说大部分女性都有怕冷的特点,尤其是中国女性,因为体质比较弱,所以就特别怕冷,好多女性都有难以言说的痛经,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身体内的供热系统出了问题。这个系统的闸门坏了,热能就不能散发,身体当然就冷了,身体自然也承受不了。

这个穴位就是阳池穴,阳池穴是调节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充血、暖和身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手脚发冷时,用两个手背互相摩擦,这就刺激到了阳池穴,没多久身体就会暖起来。那么阳池穴为什么就可以治疗惧冷证呢?先看看它的名字,“阳池”,阳光的池子,可不就能囤聚太阳的热量。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简直就是你身体内一个看不见的小火炉子,冷的时候打开它的闸门,火苗一会儿就窜上来,全身马上就觉得暖和了。阳池穴是三焦经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经专司上焦、中焦、下焦这三组人身上的发热系统,其中上焦支配心脏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阳池穴在哪里呢?

很好找,它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往前对着中指、无名指的指缝,基本上是腕背正中间的地方,在这里找到一个痛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刺激阳池穴的时候,动作要慢慢地,时间要长些,手法要轻柔。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操作起来非常简便。

按摩了阳池穴以后,可以再顺便按摩 涌泉穴,它是肾经里的重要穴位,也是人身体内的一个要穴,这个涌泉穴可不简单,俗称人体内的长寿大穴,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筋壮骨。

平时揉一揉,敲打敲打,别看就几个小小的穴位,却能为你的身体添加能量,为你的身体升温呢!

防治风寒:风府配风池为人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风墙”

针对疾病:防风邪、寒邪

适宜人群:健康人群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风府穴和风池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每天重复2~3回,长期坚持。

风邪导致百病的罪魁祸首。“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唯风可到”,风邪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后脑又是最薄弱的地方,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的内部,轻则伤风感冒,严重时会导致中风瘫痪。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头部的保暖。这除了要求我们出门要戴上帽子和围巾外,另外还要多按摩风府穴和风池穴。

风府穴可谓是人体最薄弱的受邪之地了。顺着脖子的正中线往上摸,可以摸到一个“坑”,风府就躲在这个坑里面。这个地方平常一定要保护好。因为风府穴位于督脉,我们前面说过,督脉总督全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就会使阳气受损,从而出现头痛、恶寒(即怕冷、畏寒之症)等症状。这个穴位,我们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其直接受风寒侵袭外,平常还要多按摩,以刺激体内的阳气,这样对防治因风寒而引起的头痛、头重有很好的功效。

风池穴。对于这个穴位,你肯定不会陌生吧?它与风府穴相平,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方,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处。风池位于胆经上,此处也不可受风,否则人就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而按摩此穴,有疏散风邪的作用,从而预防感冒。那么如果已经感冒了怎么办呢?按摩此穴也是有效果的,因为这个穴位还有通窍的功效。根据我多年来的临床总结,若无感冒先兆,按压此穴时酸胀感并不明显。如果酸胀感较明显,说明你离感冒不远了,此时应得勤加按摩。

其实不仅仅是感冒患者,这个穴位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效果也是很好的。比如你平时看书或电脑时感到头颈部不舒服了,按按此穴就可以快速消除疲劳,让你神清气爽。

既然风府和风池穴有这么好的功效,我们平常可得勤加照料。古代医者认为,“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也就是说,平常多按摩这两个穴位,就可以起到抵御风邪侵袭的作用。对于那些抵抗力弱的老年人来讲,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按摩这两个穴位,那么感冒、头疼基本上就可以与你绝缘了。按摩时,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两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每天重复2~3回。

再教你一个抵抗风寒的办法,就那是出门时围条围巾。你可别小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它除了让你更美外,还有着很了不起的养生功效呢!用围巾围住脖子,再将后面的一头搭在背上,可以同时护住风府、风池和风门三个穴位,这就相当于给身体筑起了一道屏障,把风寒挡在体外了。选择围巾也有讲究,以羊绒围巾为佳,其舒适度及保暖性都比较好。

还有一点可别忘了,风是无孔不入的。晚上睡觉的时候,头不要朝着窗口,因为就算有窗帘遮挡,风还是可以透过窗缝进来,夜晚的风更是伤人于无形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