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1],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2]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抵黄海,南望长江,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西、北与泰州、盐城接壤,“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被誉为“北上海” 。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因涨沙冲积成洲,南通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自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南通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辛亥革命后,改通州为南通县。1983年,撤销南通地区,设立南通市。下辖3区、2县,代管3个县级市,面积8544平方千米。

南通“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先后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截至2018年末,南通市常住人口731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1‰,死亡率为8.98‰,自然增长率为-0.88‰。

其中,城镇人口达到490.50万人,增长1.69%,城镇化率67.1%,比2017年提高1.07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末,南通市户籍人口762.5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6.9‰,人口死亡率9.1‰,人口自然增长率-2.2‰。

民族概况

南通市为多民族杂居地区,汉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9.7%以上:有少数民族52个,22万余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几的0.29%。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苗族(5589人)、土家族(3120人)、侗族(2901人)、布依族(2209人)、彝族(1475人)、回族(1285人);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869人)、满族(660人)、蒙古族(582人)、藏族(420人)、白族(360人)、瑶族(338人)、傣族(319人)、朝鲜族(281人)、水族(153人)、仡佬族(134人)、黎族(114人)、维吾尔族(113人)、畲族(112人)、僳僳族(109人)。未识别的少数民族240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1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