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四年江西学政查嗣庭给考生出了四道考题:

其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来自《论语》。

其二,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来自《易经》

其三,其旨远,其辞文,来自《易经》

其四,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取自《诗经》。

雍正看后大怒,一年以前,刚有人对雍正皇帝说他这个正字不好,正有一止的意思。

说这话的人叫汪景祺,已经被雍正砍了头,人头在菜市口一直挂了十年,直到雍正去世后才入土。

查嗣庭出的第二题里开头就是个正字,第四题最后一个字是止,雍正觉得,这是明显在呼应汪景祺讽刺雍正这个正字啊。

但是雍正皇帝也知道用这个借口来处置查嗣庭好像有点牵强附会。

金庸远祖,因为一个字被雍正灭门,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于是他派人去翻查嗣庭日记,诗和文章。

去查的人是带着任务的,在查嗣庭的字里行间找一些出格的言语并不太困难,于是查嗣庭很多不合时宜的文字被翻找出来,语多悖逆,坐实了查嗣庭有不臣之心。

此前,查嗣庭已经在狱中病死,但是依旧不能放过他,开棺砍头,他的儿子孙子们,十六岁以上的皆砍头,女儿和家眷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查嗣庭的妻子和二儿媳妇因为怕被辱,双双自杀。

这就是民间盛传的维民所止,雍正无头的传说了,大约是民国时候为了黑清朝而编的段子。

但是查嗣庭却真的是因为这个止字而惹了灭门之祸。

有个传说,查嗣庭家有个女儿很漂亮,雍正的宠臣李卫曾经派人去求娶回去当妾,自己的女儿怎么能给人当小妾呢,查嗣庭当即拒绝了,从而和李卫交恶,后来李卫抓住他出题的纰漏大做文章。

金庸远祖,因为一个字被雍正灭门,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其实即使没有科场这事儿,大约雍正也会找别的借口办了查嗣庭。

查嗣庭是康熙45年进士,一开始在朝廷担任庶吉士类的小官。

后来被隆科多赏识,在隆科多的推荐下,节节高升,在康熙朝已经做到了翰林编修。

雍正这皇帝之位,还是依靠隆科多夺来的,为了巴结隆科多雍正总是亲亲热热的喊隆科多舅舅。

按照清朝后宫的制度,皇妃妃生下孩子以后,不能自己抚养,要交给别的嫔妃。

雍正出生之后康熙把他交给自己的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佟佳氏没有子嗣,自然把雍正当成自己的亲儿子。

佟佳氏是隆科多的亲姐姐。

所以雍正和隆科多有了一层甥舅关系,显然更亲近一些。

金庸远祖,因为一个字被雍正灭门,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隆科多从康熙50年开始一直担当九门提督,九门提督这个职位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负责京城的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算是清朝皇族的禁军统领。

这个职位一直都是皇帝最亲近的心腹才能担任。隆科多是康熙的小舅子兼表弟,康熙皇帝对他有着绝对的信任。

在九王夺嫡的时候雍正伪装的很好,和各位兄弟保持着表面的和睦相处的关系,暗中又交好掌握权势的重臣隆科多和年羹尧,为自己的夺嫡大业积蓄力量。

康熙去世雍正之所以能够顺利继位,也全赖隆科多的鼎力支持,毕竟诸王再怎么闹腾,隆科多把京城九门一关,大兵摆在畅春园外,诸王诸大臣再牛都是银样镴枪头。

嘴硬还硬的过大兵们的刀枪?

所以历史学家孟森说:”世宗“在京所得传位之末命,皆出于隆科多。

甚至孟森都怀疑康熙不是善终的。

金庸远祖,因为一个字被雍正灭门,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因为帮助雍正上位,隆科多在雍正初年很受雍正皇帝重用,大权在握,捎带着他手下的一帮人也都跟着鸡犬升天。

其中就包括查嗣庭。

雍正元年查嗣庭被隆科多举荐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可谓一时风光无限。

随着雍正坐稳皇帝位,他开始扶植自己的势力,清洗因为帮自己上位而权倾朝野的隆科多和年羹尧。

雍正二年,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被雍正历数九十二项大罪,赐令自尽。

转过年来雍正腾出手来开始收拾隆科多,首先夺了隆科多担任十多年的九门提督,然后收拾他的党羽。

雍正皇帝比较好玩,对隆科多的党羽,不管死活,一律追究,康熙朝重臣阿灵阿、揆叙因为和隆科多交好,虽然这两人在康熙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先后去世,但是雍正依旧不放过他们,分别给他们赐名刻碑:

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

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

雍正皇帝还是挺爱给人改名的不但给自己的兄弟改,连大臣的名字他都很操心。

对死人尚且如此刻薄,对于活着的隆科多的党羽,雍正皇帝更是除之务尽。被隆科多看重的查嗣庭自然也成了雍正皇帝必欲除之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即使没有江西科场出题一事,雍正也会找别的借口弄死查嗣庭。

雍正这人是那种对一个人好起来掏心掏肺,对一个人恨起来也掏心掏肺。

对于査嗣庭一案,他不无委屈的说,我对査嗣庭好啊,他回家的时候我给他衣服帽子,如今他却这么对我:

查嗣庭系读书之人,受朕格外擢用之恩,伊告假回里时,朕赐以御用衣帽,优待若此。而伊逆天负主,讥刺咒诅,大干法纪。 伊若不愿为本朝之民,即应遁迹深山,如伯夷、叔齐之不食周粟。今伊既已服官食禄,且位列卿贰,而狂悖如此,是得谓之有人 心者乎?

查嗣庭的哥哥查嗣瑮查嗣琏,因为弟弟的事被关了一年,罪名是管教不严,那一年查嗣瑮八十多查嗣琏快七十了。

金庸远祖,因为一个字被雍正灭门,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朝臣们给雍正上疏:

查嗣庭之 兄查慎行、查嗣瑮,子查沄,侄查克念、查基,俱年十六以上,应照律拟斩立决。

这叫连坐之罪。

雍正法外开恩,免了查慎行、查嗣瑮,的死罪。

查嗣瑮被流放,死在路上,毕竟80多岁的老人哪经得起折腾呢。

查慎行原名查嗣琏,康熙年间的进士,曾经入职内廷,大约和雍正也很熟,所以雍正法外开恩,免了他的流放之刑,雍正说:

查慎行年已老迈,且家居日久,南北相隔路远,查嗣庭所恶为乱之事,伊实无由得知,著 将查慎行父子俱从宽免其治罪,释放回籍。

回家后一年查慎行病死,查慎行是武侠小说巨匠金庸的原祖,他是清初最著名诗人,东南诗坛领袖。

金庸在《鹿鼎记》中专门辑录了查慎行的诗作为小说回目。

金庸远祖,因为一个字被雍正灭门,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金庸不喜欢雍正父子,大约也是因为查家差点被雍正灭了门,不过也得亏雍正法外开恩免了查慎行一家斩立决的罪责,不然我们今天大约也不能看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那些精彩的故事了。


文:薛白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