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经常给我们写文章的快刀洪七,先上真人。

再来一张快刀洪七年轻时候的青葱照:

感谢快刀老师给我们写了不少好文章,贡献了很多精神食粮。

很多刀友在评论里留言,有的说快刀老师战略眼光独到,对格局态势勾画、战略作用、支撑价值、形成背景,分析见解客观朴实,推断令人激动。

有的说,学习拜读!实乃如提壶灌顶,赞!重大国事尽已收悉,感恩同行,钦佩至极!

但是,因为断刀读书发布的信息量比较大,每个月转载接近200篇精选文章。相比之下,发布快刀老师的原创精品还比较少,难以满足刀友的饥渴。

现在,快刀老师专门开了一个原创精品号:洪七独立评论,每天下午一篇原创精彩评论,堪称饕餮大餐,推荐给各位刀友,赶快关注置顶做星标。

快刀洪七自述,四十不惑,没有别的追求,只是看看文章,写写文章,每天一篇,希望自己能坚持,而刀友的支持与分享更是自己坚持的无限动力。现在,已经写了三十来篇左右如下:

第1篇:最近有几件大事,没想到世界已静悄悄改变

第2篇:细思极恐!第一代转基因人已经来了!基因战争还远吗?

第3篇:不是这届人民不行,是这届政客己被人民抛弃!

第4篇:别难为塑料了!真相在这!近亲繁殖的娱乐圈,还能结出什么瓜?

第5篇:谈谈最近的几件小事,我就是喜欢看他们作死的样子

第6篇:重磅!不再加征新关税!狂风骤雨不能掀翻大海!

第7篇:笨蛋!只争输赢的人没有未来!变局恰恰在输赢之外!

第8篇:如果欧洲变成了乌克兰

第9篇:突发!惊天变局,世界能源格局和定价权将向东移!中国剑指天然气人民币!

第10篇:不寒而栗!我有一个不祥的预感!

第11篇:加油,华为!加油,中国人!就要一心拿下5G!

第13篇:祖国声援来了!采取行动了!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14篇:可喜!阳谋破局!这国终于倒向中国!改写了中国西南战略格局!

第16篇:长公主被保释了!!人民的觉悟越来越高了!!

第17篇:燃爆百年,浴火重生!精辟解读中华民族的现代国家进程!

第18篇:枪声已响!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19篇:你们对伟大的自然力一无所知!

第20篇:为什么人民喜欢二月河?不怪人民爱帝王,只愿国家爱人民。

第21篇:天平正在倾斜!上兵伐谋,暗棋蓄势!去美元石油,去美元字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22篇:我们没有签过的纸,就是厕所的屎!

第23篇:振聋发聩!这是国家的力量之源!今天却正在被腐蚀,丧失发展的根基!

第25篇:大快人心!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大毛,加油!

第27篇:粗大事了!万恶淫为首!刘强东案背后暴露中国最大的危机!(猛料加强版)

第28篇:洪评 | 再大的苦难,除以13亿,都将微不足道。

第30篇:洪评 | 美国关门,股市暴跌,特朗普撕破了西方的文明假象!

第31篇:洪评 | 要当心!现在学习中国经济最认真就有他!

第34篇:洪评|90天还没到,世界已经静悄悄地变了

第35篇:洪评|科学卖拐: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吗?

第36篇:洪评|不是贺岁片!天下无贼,只因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今天,给大家推荐第37篇:

关于中国人的财富,这篇务实分析对你可能价值千万!

以下是正文:

今天中国人大多数财富都在房产上。进入2019年,关乎个人财富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未来这几年买不买房。

2018年,各种限贷限购政策,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房价被限住了。但是也限出了双合同、三合同。

也有专家提出,不能买房了,要卖房,甚至大胆预测,中国财富增长方式将从房产转向股市。

其理由,一个是政策上的“房住不炒”,一个是现在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40平米,空置率高,一个是房产税将推出,以取代卖地模式,最后还有一个是预测广大的农村宅基地未来将可能入市,还有大量公租房。

看起来,好象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历史不是计划出来的,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我觉得现在预言为时过早,以上推导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导出的结果却不一定对。

房住不炒固然是政策导向,但这里只是说了不炒,并没有说砸盘,更不会大跌,其所抑制的是过快的上涨和投机加杠杆行为,但是如果你用的自己的资金,买的你自己的刚需,则不在限制之列。

看看全世界的房地产,凡经济发达地区,大趋势是核心城市上涨。说明什么,房产自有其价值,而且房产的上涨要高于通胀。

如果你的资金不放在房产,当今中国你能告诉我一个更好的资金去处么?股市?债市?基金?还有哪个市场能安全地跑赢通胀?不要说股市,中国股市,跟中国足球没啥两样,奇葩,不提也罢,至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要知道,每年投入市场的资金是源源不断的,换句话说,不可能不印钱的。只要印钱,就大概率存在通胀。无论国内国际,你往前追溯一下,就会发现,钱,永远在贬值。只有房子,才能抵挡通胀,让你的财富保值,甚至增值。房住不炒,是不以炒房投机,但并没有说不能投资出租长期持有。

再说人均住房面积,这个概念其实意义并不大。统计说人均财富百万,你就有百万了么?你跟马化腾一平均,你也是亿万富翁,可是你是么?二八定律永远管用。事实上,还有大量的人,缺少住房,远低于平均数。之前有报道说,北京租房房源大量控制在几家中介手中,你就可想而知。

所以,用人均住房面积,就能抵消市场对住房的需求么?因为你被平均了,所以你的需求就已经满足了吗?当然不会。你仍然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仍然要奋斗得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改善房产。我公司同事,基本上年轻人都还没能买房,但都需要房子。

另外,这里计算人均的住房面积,还有不少是老房子。房跟房是不同的。按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我父母家的老房子,建了有20来年,我上高中的时候建的,现在已经不堪用了,漏水,厨卫老旧,没法改造,这种房子,也是计算在内的。我岳父母家的老房子在江西的四线小镇,面积倒是很大,可是一个是老旧,一个是现在基本上没人回去住,租给做生意的外地人。

还有更老的房子,甚至连卫生间也没有,没有煤气管道。所以,看上去人均面积不少,但是事实上,新房好房可能还是不够的。虽然房产不是快消品,但是按现在的保养水平,20年房产基本上就折旧得差不多了。真正象国外老房子那种保养翻新水平的房子,极少,还是主要在一线城市。

专家说家家都有好几套房子,可是,这个家的概念怎么计算,以前大家庭住一起的已经很少了。今天,父母跟子女分开住的情况已经很常见了,几套房子也不够住的。尤其是有的父母如果随子女到一线城市,可能还需要在一线城市再买一套。

所以,用人均来证明市场饱和,是不太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想买的还是要买。

再说房产税问题。我认为,房产税如果征收的话,最终会转移到租客身上去的。现在实际上的租房市场,基本上是房东说了算,想租就租,不想租让你走人。中介费基本上是房东不出的,都是要租客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历史上从来都是有资产的人占有优势。马太效应是,有钱的人会更有钱。在有房与无房的博弈中,有房者更占优势。

你只要观察一下,最终房租会涨上去。比如我家楼下的商铺,经常变。早年是卖水泥家装陶瓷,再往后是卖酒养生美容,最后都会变成小餐厅。原因很简单,早年房租便宜,越往后越贵。不管你生意做得好不好,赢利还是亏钱,房东是不亏钱的,经济增长的红利往往最后都是为房东打工,因为有产者在博弈中占有优势。只要房东坚持多几年,跑赢通胀,吃到经济增长的红利是大概率的。因为房产是经济增长的必备要素,在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你做生意不能没地方住,不能没有经营场所。

而且有房跟没房的现金流差别很大。早些年买房的都有体会,刚买房的时候,会感到有还贷压力,基本上过几年后,压力就小很多了。为什么,比如我买的房,贷了几十万,每个月要还款2-3000,这在十几年前,确实还是有压力的,可是放在现在,每个月2-3000的还款,基本上压力就很小了。而出租的租金,则从早年的2000,上涨到4-5000。

如果你有房,你就可以省去租房的一大笔开支,生活费只要够买菜什么就够了;如果你没有房,你的开支中可能很大一笔,就是支付房租,而且是连年上涨的,你工资的增长,未必能跟得上房租的上涨。所以,有房者的生活压力,要远远小于无房者。长期看,有房者的经济积累能力要强好几倍。刚需者,不用多说,肯定是先买房。

另外,房产税对刚需家庭是有优惠的,基本有一定的免征额。所以,按全部的房产来计算房产税收入,还要存疑。在限购的情况下,依然有人能持有多套房产,房产税是否能征收到位,以弥补卖地收入,这也还需要从长计议。

再看农村宅基地。这个目前还没有太大的动作。但退一步来讲,实际上今天的农民房在很多大城市已经入市了。象我在广州,最早租的就是城中村农民房,一个月几百块。象深圳正是因为有城中村,才能支撑那么多劳动力,支撑深圳的经济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城中村其实已经入市,还是最低价的入市。现在城中村的房子,区别在于没有房产证,无法交易,这才打压了城中村的房价和房租。

如果城中村正式入市,意味着可以正式交易,其商业价值就起来了,那么还想几百块租到房子吗?根本没可能吧,如果城中村的房价房租都飞起来了,那整个市场的房价房租是会跌呢,还是会涨呢?就象北京之前清理了一批违建之后,你看房租不就飞涨了吗?低收入者无法立足,逼着一部分人要加入租商品房行列,另外一部分人要离开城市。

再说得仔细一点,房产是讲地段的。每套房子都是物理空间上的点。北上广深的房子,都是有数量限制的,都是有数的。就算全国的宅基地都入市了,在北上广深的宅基地才有价值。其他地方的宅基地,没用。农村有大把土地,但是不在核心区,就算在万平米,你去住吗?你买吗?

房产本质是什么?不是钢筋水泥,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不动产,不动是啥意思,就是配套,是北上广深的教育、医疗、娱乐、商业、交通、就业机会,这些别的地方能替代吗?全国的宅基地能替代吗?就象很多创业者理想化的商业版图,往往都这么思考——如果每个人都消费1块钱,你就可以赚10个亿,可是想得太美,每个人会给你消费1块钱么?

每年国家的高铁、地铁、教育、医疗等等公共服务的庞大投资,都投在哪里?当然是核心大城市,这才是房产的本质,你买的是城市的配套,是这个物理空间上的点,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天河的房子,就那些,天河区发展起来了,房子就值钱,越来越值钱。就象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并不仅仅是因为人力成本低,人力成本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供应链、产业配套才是关键,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建成的。如果仅仅人力成本低就能成为世界工厂,那非洲是不是更合适?

人是群居的动物、社会的。社会的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房产。房产不光是居住价值,更有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伦敦、纽约这些大城市的文化价值,所代表的身份、地位、圈子,这更是无法替代的。你在非洲有片草原,随你建多大的房子,但是你会去住吗?

北上广深这些地方的房子一共就这么些,买少见少,都是有数的。深圳地皮不够了,所以要扩展到东莞、潮汕。你观察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是这么一步一步向外扩散的。你看看东京的地铁网,再对比一下我们北京、广州的地铁网。就知道未来会怎么发展了。

看人口流动的趋势,都是往大城市汇集,以后很多国家可能会变成一城即一国,大的国家会变成几城即一国。你看看日本,早年人口还是全国分布,现在基本上都集中到了东京等几个少数大城市,甚至超过全国人口一半。农村人口越来越少。

而且,你会发现,越是一线越是抗跌。为什么?因为一线是有钱人在撑着。二八定律,越是一线,越是有钱人多,价格越不敏感。玩游戏的时候,装备的价格就是人民币玩家在撑着,而大量的人口就是非人民币玩家,非人民币玩家作为底层,反过来也支撑了人民币玩家的荣耀感、价值感。

说了这么多,总体来说,房产不再会象以往那样暴涨。(不过也看控制的情况,现在抑制的房价,是靠限贷限购实现的,一旦控制不到,也不排除会反弹。)限购限贷压制了很多资金,不让入市,压制了房价快速上涨,但是需求并没有消失,而且政策也不允许房价急跌,所以房产保值还是没问题的。

尤其是要区分一线,其他地区、边远地区就很难说了。如果当地总人口流出的话,就无法支撑房价了。

最后,谈一下资金会不会去股市。起码我不会。目前,中国股市还是全世界比较奇特的,股市不反应经济情况。而且大量上市公司不怎么分红,要想赚钱,只能靠买进卖出。有人说,中国股市就是融资输血的。这样的股市,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很难赚到钱。就象那边正在打淮海大战,你带着20个小兵,你加入哪一方才能赢?多头?空头?股市有风险,而且风险很高,不象房产这样能保值。

股市过去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也没有发生根本面的改变,所以,闲散社会资金不会去股市,在没有机会的前提下,反而会进基金,短期理财。但是,一样跑不赢通胀。

经济的困难时期总会过去。长期来看,通胀是肯定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贷款过十年几乎就没什么压力了。你只要保证你的赚钱能力,有工作就好。有房产起码你的生活成本会低很多。控制你的贷款比,控制你的风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利用好杠杆,我觉得持有房产还是更可靠一些。并不因为这是最好的,而是因为这是唯一普通人能参与的,相对靠谱一点的财富通道。

以上是个人看法。并不购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快刀洪七

2019年1月7日

快刀洪七丨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定居广州。有20多年写作经历,公关营销专业人士、资深自媒体人。

由于“你懂的”原因,现在文章越来越容易触礁踩雷。

祈祷未来一切安好,但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并不能完全把握。

为防失联,或想看失联的第12、15篇文章,或者各位刀友想直接认识快刀老师,请加下面快刀老师本人的个人微信,拉你进读者群,看看文章,聊聊天。

请备注:洪七独立评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