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咱们讲了盘庚迁殷的故事,说帝盘庚人品真好,迁一次都不仅没像之前“九世之乱”时让商朝更衰败,反而得以二次中兴。可话虽这么说,真正能让商朝二次中兴的不仅仅是迁都这件事,更重要的是帝盘庚的治国之法。

当年极力反对迁都的人,都来思念那位先王,全因这个三弟真叫坑

盘庚迁都车队浩浩荡荡

帝盘庚的治国之法其实也没什么神奇的,就是恢复了先祖商汤所制定的方针、礼法等祖制。商朝的两次衰败,都是因为在位的君王由于怠政忽视了祖制,以至于国家产生动荡。帝盘庚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因此以成汤之德、祖宗之法来治理国家,自然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其实,帝盘庚的寿命并不是很长,看史书记载他也仅在位二十几年,比起商朝第一次中兴的帝太戊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而且,这二十几年的在位时间,还是由于前一任君王帝阳甲早亡才给他挤出来的。这不正说明了帝盘庚的能力和胆识有多强,就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迁都和中兴商朝的重任。

当年极力反对迁都的人,都来思念那位先王,全因这个三弟真叫坑

两位中兴商朝的君王帝太戊和帝盘庚

纵观帝盘庚在位的这二十几年,可以说他做出了所有能做的正确选择。开始的十几年里不争不动,目的就是稳定局势,加强自己及朝廷的统治力。之后的迁都,是为了将朝廷迁回商朝最强势力范围内,得以巩固政权根基。来到殷都后,用心经营并恢复成汤之法治理国家,使商朝得以振兴。最后,再次敕封新继任的邠侯亚圉,加强对疆域西部的控制,避免西戎地区再出动乱。

做完这一切之后,商朝确实再次中兴了,可这位贤王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就在他离世后不久,这次来的既晚又时间不长的二次中兴也轰轰烈烈地结束了。让这良好势头如此迅速衰亡的人,正是帝盘庚的弟弟,商朝下一任君王帝小辛。

帝小辛,姓子名颂(《竹书》所记之名),也是帝祖丁之子,阳甲和盘庚的弟弟,商朝的第二十任君王。帝小辛在位二十一年(《文献通考·帝系考》的记载),按说他见到了长兄阳甲的懦弱无能,也看到兄长盘庚如何把衰颓的商朝重新振兴,他就算没有帝盘庚的本事,只要能维持前朝之法,至少不会让商朝如此快的三次衰败。

然而,帝小辛治国之能没有,败国之术真是有一套,仅他一朝就让好容易恢复了的商朝,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似乎从没有二次中兴过一样。他整日浑浑噩噩消耗着帝盘庚为后人积累起来的财富,什么祖宗礼法、治国之道全都抛之脑后。

当年极力反对迁都的人,都来思念那位先王,全因这个三弟真叫坑

坑哥的三弟,败家有一套

看着商朝如此迅速的三次衰亡下去,百姓们也十分痛心,但除了唉声叹气感叹自己命运之苦以外,拿这个昏君一点办法也没有。他们整日都在思念着已故的先王帝盘庚,埋怨上天为什么让这位贤王早早离世,让国家立刻衰败。

就在百姓整日怀念帝盘庚的过程中,有识之士还特意做了《盘庚》三篇,记录了这位先王迁都前后的光荣事迹,通过叙述他与大臣、贵族、百姓的对话,来表现这位君王的非凡胆识及仁爱之心。现在这三篇古文被收录在《尚书·商书》中,供后世品读。

虽然,有的史学界朋友认为《盘庚》三篇是帝盘庚为了迁都而做的发言誓词,但笔者读了原文后以为《史记》所记述的说法是正确的。《盘庚》三篇理应是后人在帝小辛朝,思念帝盘庚的纪念性文章,毕竟三篇古文并不像君王的发言稿,更像是以对话和讲述事件的形式来记录盘庚迁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当年极力反对迁都的人,都来思念那位先王,全因这个三弟真叫坑

商民日日怀念的先王帝盘庚

这就是帝盘庚中兴商朝后一朝复衰的故事,帝小辛也被史官们记录了下来,永远成为商王朝历史中的一个污点。此后,众人好容易熬过了这令人遗憾的二十一年,等到了这位昏庸君王的离世,而继位的君王又是一位帝祖丁的儿子,到底新的君王是像阳甲、小辛一样昏庸无能,还是像盘庚一样雄才大略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一朝复衰、帝盘庚、恢复祖制、商朝中兴、帝小辛、无视宗法、三次衰败、盘庚三篇、非发言稿、更像回忆录。

当年极力反对迁都的人,都来思念那位先王,全因这个三弟真叫坑

关键词云图简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