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明星炒作,常常匪夷所思。有教授说,“章子怡的伟大被低估了一百倍”。文章究竟写的什么,有人并不管,他们在意的,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惊天动地的说法。只要你知道世上有这么一说,而且是个曾经怎样怎样名噪天下的教授说的,那就等于说,其实你也可能认同这个观点,至少,潜意识里会赞成这个观点。继续向前推进一步,那就等于说,章子怡的“伟大”,已经被放大一百倍了。这种逻辑,本来就与看不看原文毫无关系。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章子怡的影片,看过很少的一点。我不懂影视艺术,平时看电视电影只是消遣,因此不懂教授所说的“伟大”。对章子怡,也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只是觉得她的演出还有一股掩饰不住的做作气。忽然听教授说“章子怡的伟大被低估了一百倍”,于是心血来潮,想,既然如此,何不反其道而行之,索性放大一万倍来看章子怡,且看效果如何?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放大一万倍来看章子怡,章子怡就成为一座天下独一无二的高峰。天下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只能抵她一半高。为什么?章子怡身高至少一米六,放大一万倍,岂不比珠峰还要高出一座珠峰?不过,高是高了,却势必鹤立鸡群,变成孤家寡人,独自向天涯。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试问,天下还有什么人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呢?恐怕没有了。既然如此,要想看章子怡的面目,只能坐上飞机进入云层,隔着飞机的窗户远远瞥一眼。太靠近了,飞机不安全。李白曰:危乎高哉!东坡曰:高处不胜寒。置美人于此境,究竟是爱耶,抑或害耶?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放大一万倍来看章子怡,章子怡也可能有风险。周敦颐《爱莲说》所谓“可远观而不可近亵”,也许就这道理。举例而言,一个人身上总有毛孔,不管如何美容,一旦放大一万倍,还能好看?本来直径不过一毫米,或者只有十分之一毫米,谁在意这人皆有之的毛孔呢?可是放大一万倍以后,一毫米立即变成十米,十分之一毫米立即变成一米。原来谁也不注意的小毛孔,立即变成一个丢了盖子的窨井口,谁要不注意,一脚栽进去,很可能出个大事故。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她没参加一个活动,有老太太义愤填膺骂她不爱国。说句笑话罢,是不是都有点掉进这窨井里的感觉?说鸡蛋里难找骨头,那是不谙此道。放大一万倍,还不满眼都是疑似?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放大一万倍来看章子怡,章子怡可能还是章子怡。有许多东西,放大也好,缩小也好,都是别人的事,与被观察者本身无关。当年林语堂办杂志,《论语社同仁戒条》第五条戒条,写明“决不捧旧剧明星,电影明星,交际明星……”而且言行一致,执行得也很坚决。可是,那时的明星却并不因此而失色。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章子怡没有遭遇到《论语》这种环境。现在的娱记一旦离开明星,轻则无娱可记,重则无法呼吸。当年梅兰芳演出《黛玉葬花》,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分明说:“看看梅兰芳姜妙香扮的贾宝玉林黛玉,觉得并不怎样高明。”可是,梅兰芳姜妙香的“伟大”似乎也并不因此而“被低估了一百倍”。章子怡也没有遭遇到鲁迅这种先生。现在的教授之喜欢放言“一百倍”之类的高论,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早已让人见怪不怪。不知道,这到底是章子怡之幸,抑或不幸?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放大一万倍来看章子怡,章子怡的戏,一定还是章子怡的戏。章子怡靠演出吃饭,章子怡的“伟大”,同样靠自己的演出积累。

章子怡的玉照挂上日本街头,网上立即骂声一片

简言之,昨日之章子怡成为今日之章子怡,靠的是章子怡自己;今日之章子怡成为明日之章子怡,同样靠章子怡自己。

别人的“低估”也好,“放大”也罢,都与章子怡的“伟大”不相干,大可一笑置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