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但是青岛的春天,天气变化那可谓是翻脸比翻书还快,早晚温差超10度,各种病毒就伺机开始活动,搞乱我们的身体机能,尤其是儿童,因为身体免疫力差,中招的几率暴增,各大儿童医院纷纷爆满。

于是任性姐决定去一趟儿童医院,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任性姐走进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发现,停车场已经停的满满当当。

门诊大厅,排队挂号,来来往往的家长数量众多。

自助挂号区、预约取号区等,都是家长排队的身影

门诊就诊室外是焦急的家长排起的长队

等待就诊区满满的全是来就诊的患儿和焦急的父母

采血区在等待采血的父母和孩子

门诊药房门前等待取药的父母也排起了长队

门诊输液区内正在输液的宝贝和等待的家长

在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数量众多

陪同就诊的大人更是众多

关于这次流感

任性姐特意咨询了青岛龙田金秋妇女儿童医院的

儿科专家周军平主任

为大家做出解读

周军平

青岛龙田金秋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儿科专家

有40年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经历。曾采用脐静脉置管换血疗法,成功抢救四例重症新生儿Rh不合溶血症的黄疸患儿。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任性姐问:近期就诊的患儿主要是那些疾病?

周军平主任:近期来我院就医的患儿主要疾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幼儿急疹、急性支气管炎等,以流感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任性姐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性流感一般都有哪些症状?家长从哪些角度可以预判?

周军平主任:1.一般类型上呼吸道感染:1-3岁婴幼儿多见,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食欲差,可伴有呕吐、腹泻,高热时有时可发生高热惊厥,4-5岁以上的患儿症状轻,一般出现鼻塞、喷嚏、咽痛、发热,有些在发病早期可有阵发性脐周疼痛,与发热所致阵发性肠痉挛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病程大约3-5天。

2.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其他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可不明显。

任性姐问:应对以上常见疾病,家长该进行哪些预防措施?

周军平主任:1.妈妈应避免孩子受凉,勤洗手,多饮水。

2.目前为春季流行性疾病高发季节,避免带孩子去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

3.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经常玩具消毒,婴幼儿用过的奶瓶应充分清洗,必要时充分消毒。

4.有两个宝宝以上的家庭,如果其中一个患病,应及时隔离,房间充分通风,如果接触呼吸道疾病患儿应戴口罩,接触消化道疾病患儿后应洗手,对患儿的粪便及时处理。

5.一般类型上呼吸道感染中,有一部分患儿(尤其4-5岁以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者,提示细菌感染,在我们青岛沿海地区,多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需静脉用药。

任性姐问:如果患儿出现高热症状,该如何及时应对?

周军平主任:高热患儿的处理:体温超过38.5°C的患儿应用退热药:1-3个月患儿一般不用退热药,解包散热降温即可;3-6个月患儿用对乙酰氨基酚,间隔时间大于4个小时,24小时不能超过4次;6个月以上患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均可,布洛芬间隔时间大于6个小时。

若有高热惊厥史患儿体温超过38°C即需要服用退热药。降温至38.5°C以下即可,不必降至37°C以下。

6个月以上患儿服用退热药后患儿体温不退反而升至40°C以上,可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

交替时每种退烧药24小时内各可使用4次。需要强调的是,能一种退烧药降温最好不用两种。

使用退热药时患儿出汗时严禁捂汗,保证空气流通。

尽量少使用物理降温,尤其在春季气温变化较大时。

另外任性姐要提醒

在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时

一定要给孩子和自己戴上口罩!

避免交叉感染

大人虽然抵抗力较强

但是长时间在充满病毒的环境中滞留

防护问题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