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诊治需要病人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患者在贫血很严重的时候,也就是疾病开始的时候需要服用很多药物,但是因为贫血严重,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引起胃肠的紊乱,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疾病的诊治。但是当血象渐渐恢复,其实患者可以承受很多药物治疗的时候,因为已经起效,反而不需要服用太多药物,我们还会要减量药物或者停药。

这真是我们临床医生的苦恼,也是对立的统一。我引入消化不良,是想说明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对治疗血液病的药物的吸收不良,导致治疗效果明显下降。临床患者可能有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疼痛灼烧感等临床症状,并排除内分泌电解质或代谢功能紊乱导致具有类似症状的一类疾病依据临床症状,如早饱嗳气饱胀感甚至疼痛等,中医学中本病属胃脘痛”“胃痞病”“呃逆等范畴,中医辨证施治时不论痛胀,均可以从治,而肝主一身气机之疏泄,故可以疏肝行气为治疗大法,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有柴胡 10 g ,枳实 10 g ,赤芍 白芍各 10 g ,香附 10 g ,当归 10 g ,川芎 10 g ,合欢皮 20 g ,玫瑰花 15 g ,川楝子 10 g ,延胡索 10 g ,炙甘草 6 g ,随证加减,兼脾胃气虚者加四君子汤( 党 10 g ,白术 15 g ,茯苓 10 g ,甘草 6 g ) ,兼肝火犯胃者 加左金丸( 吴茱萸 6 g ,黄连 6 g ) ,兼食滞胃脘者加焦 三仙( 神曲 10 g ,山楂 10 g ,麦芽 10 g ) ,兼湿热滞胃者 加茵陈 10 g ,龙胆草 15 g ,陈皮 10 g ,法半夏 10 g ,兼津 亏肠燥便秘者加增液承气汤( 玄参 15 g ,天冬 麦冬各 10 g ,生地黄 10 g ,熟大黄 10 g ,厚朴 10 g ) ,兼呃逆者 加旋覆花 10 g ,竹茹 10 g ,柿蒂 10 g ,赭石 30 g ,兼气滞 胃脘疼痛者加青皮 10 g ,白及 10 g。

对于血液病患者,在不虚的同时,加用调理脾胃的药物,不但减少患者的不适,而且增加药物吸收效果,加强治疗效果,一举两得的好事。

血液病患者出现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饱胀、胃痛、灼烧感怎么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