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礼县4月18日电(记者宋喜群见习记者姚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秦巴山地,西汉水畔,在花团簇拥下,在如织的人群中,“苹果花开·探秘秦源”2018相约礼县“赏花海·乡村游”活动18日正式开启。

花海中,有中华乐舞、诗歌朗诵、古筝表演、书法绘画;小径旁,有古装表演、电商推介、美食品尝、果树认领;舞台上,有舞蹈《西犬丘》、乞巧民俗表演、经典诵读《小雅·鹿鸣》、歌伴舞《相思礼县红》、秦腔表演。既让人饱了眼福、口福、耳福,也让人浸沐在其厚重的文化之中。

据悉,此次活动时间为2018年4月18日至5月8日。启动仪式和游园活动后,将邀请学者祝中熹作“秦源文化”主题讲座,还将举行游人赏花活动、2018相约礼县“赏花海·乡村游”主题文学作品创作活动、2018相约礼县“赏花海·乡村游”主题万众摄影大赛、2018相约礼县“赏花海·乡村游”主题微电影拍摄等活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此“水”便是纵横礼县境内的悠悠西汉水。礼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秦人的发祥地,是先秦文化和中华原生文明的摇篮、黄河仰韶文化与长江巴蜀文化的交汇点,古称“西陲、西犬丘”,明成化九年始设礼县至今。素有“秦皇故里·三国胜地”之称,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地,境内沉淀着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存,大堡子山遗址考古发现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盐井文化、乞巧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民俗文化,更是魅力独特。

“苹果花不好拍,太朴实,没那么艳。”一位拍照的游客说。但正是这朴实,承载着礼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礼县立足“高起点、跨大步、最大化”发展思路,把大力发展苹果特色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措施,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首位产业”,当地政府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全力推动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园、品牌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总量扩张,延长产业链条,推进提质增效,促进苹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加快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苹果产业托起了礼县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2017年,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62.34万亩,苹果总产量3.2亿公斤,总产值11.25亿元,位居陇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苹果产区户均果品收入20455元,人均果品收入4047元,主产区户均果品收入39638元,人均7161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当地希望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力推“文化+旅游+产业+电商”模式,积极发展“田园综合体”,让遍地的苹果花产生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让苹果花开成“文化花”、“旅游花”、“电商花”,使其成为礼县“赏花经济”的引擎,进而全方位带动礼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扶贫攻坚。“这次活动,让礼县苹果的品牌得到宣传,希望能够让礼县苹果卖向全国,走向世界。”参加活动的电商赵映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