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高开后直接低走,有些朋友就跟我发牢骚来了,倒不是说市场不行,但就怨自己,高开之后,见高开挺多,还想再上一下,一犹豫没走,一路跌下来,懊恼不已。实际此刻,我收到了不少私信,不止有懊恼的,一有看到市场重新翻绿,就觉得没戏的。但我还是那句话,你看到的,往往是市场特意让你看到的。降准一来,高开低走,就失望了?怎么不去看看,手头股票里面的机构在怎么行动呢?

吓唬人和迷魂汤

现在我就在盯,高开低走的同时,机构投资者是在干什么,本身降准一来,这事情谁都知道,接下来,就算就要往上做,也不会在此刻就傻傻的直接往上买,直接往上买谁肯跑,还不都等更高的价?量化当前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就能看到此刻,很多高开低走的股票,机构未必在做空,一些看似上涨的股票,机构未必在做多,有的就是吓唬人,有的就是个人吃迷魂汤,看不到就太容易上当了。

机构行为用博尔系统去量化,首先看的就是“机构库存”,他是对积极机构行为的量化,只要机构有积极的行为,就有橙色的“机构库存”。而机构行为导致什么结果,这就需要用“主导动能”功能去量化什么力量在主导交易。这点更重要,有些股票看似上涨,但实际今天还是做空主导。有些股票今天下跌,但却是机构在空头回补。那这两种,哪种更有戏,大家看下面图。

实际,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涨跌已经是结果,当然都是机构的动作对后面的股价影响更大。但如果看不到,那很容易被吓唬住,或者被灌迷魂汤。大家自己的股票,现在不管涨跌如何,眼下机构是在做空还是做多。

逃跑杀手锏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提醒的,就是量化出来没“机构库存”,这是最讨厌的,机构都跑了,或者都不管了,那最没戏了。下面的股票都是前车之鉴。

如果股票出现了这种情况,实际就是很多股票就是在11月~1月的反复震荡区域刚刚拐头,这些拐头中,有很多股票,就是因为并不想继续涨上去会解放过去几个月的筹码,所以机构不做了。而这种原本反复折腾、密集成交的位子,一旦机构自己不做了,靠别人往上推,太难了。所以不是所有下跌的股票都能等的,一定先得去量化清楚,到底有没有机构在动作,机构自己都跑了,咱再坚守,不就是“弟兄们给我顶住”,自己跑了的翻盘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