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自古,就与中国民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十二生肖中,唯独生肖羊,背了一口“大黑锅”,因为从晚清开始,赞美生肖羊的“十羊九福全”给传成了“十羊九不全”。就好象我们过去的很多民谚说着说着,就给说变了味儿一样:“无度不丈夫”,给传成了“无毒不丈夫”,好像做男人就必须要坏一样,其实本意是说:做男人,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节制。一字之差,意思差之千里。还有民谚说:“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因为此民谚出自四川,而四川方言中,“鞋子”的“鞋”,与“孩子”的“孩”,发音相同,结果被外省人听到,心想:“你们四川人真拼啊,要套狼就要舍弃孩子”。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反而留下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俗语。不但扭曲了原意,而且还误人子弟。同样的道理,“十羊九福全”才是对生肖羊的正解。

生肖大师:“十羊九福全”才是生肖羊的正解

大美为羊

中国古代一切美好的事物,几乎都和羊有关。从汉字的造型上,便可见一斑。古人说:“羊者祥也。”其实在“吉祥”的“祥”字造出来之前,一直是用“羊”字来表达的,也就是说,在古代,“吉祥”往往直接写成“吉羊”,可见羊的“吉祥”寓意之高。这主要是中国早在远古时代开始,在狩猎过程中,对羊作为重要食物来源的看重。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对野生动物的人工饲养,人们发现羊的价值非常之大,逐步将羊从重要的食物来源,逐步演化出了信仰、艺术、道德价值。

生肖大师:“十羊九福全”才是生肖羊的正解

例如:何为“美”?“大”“羊”为“美”;何为“善”?“羊”下“口”字,代表像“羊”一样轻轻发声,两个“点”藏于其中,代表羊角向内长,不具有攻击性,即为“善”;何为“祥”?用“羊”来祭祀,便是“祥”了;何为“鲜”?鱼、羊最为“鲜”美了;这些带“羊”的汉字,都充分体现了古人对羊的热爱,以及对于羊所寄予的各种美好。在古时,祭祀天地的要用牛,而祭祀宗庙祖先,则要用到羊,因此,羊也成为了最高规格的祭祀之礼,称之为“大祥”。在古代,在可以吃的肉中,有着很多等级的划分,一般顶级食材中,要数狗肉了,但要比狗肉更珍贵、更加顶级的,就要数羊肉了。羊肉已经是可以食用的肉类中,最最顶级的了,所以才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民谚。

生肖大师:“十羊九福全”才是生肖羊的正解

《易经》中的

中国古代的《易经》,可以说是对古代人类的生活、工作、信仰、习惯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易经的泰卦,是指:上卦为天,下卦为地,天地通气,故曰为“泰”;乾为三个阳,坤为三个阴,即三个阳爻,三个阴爻,故为“三阳开泰”。表示阳气超过阴气,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有吉祥亨通的美意。又因为“阳”与“羊”同音,所以人们在羊年拜年时,都会说“三羊开泰”的吉祥话。而且,在重视阴阳的中国古代,人们一直有“取阳不取阴”的说法,所以会把象征吉祥与“阳气”的羊的形态,应用到各种器物和艺术品上,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羊”视作灵兽和吉祥物,在各种画作和祭器上经常可以看到,最典型的就是国宝“四羊方尊”。

生肖大师:“十羊九福全”才是生肖羊的正解

美好的象征

由于羊体型健硕、性格温柔、没有攻击性且叫声小而婉转,所以,人们往往把羊视作是美好的象征。而且在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还有诸多对于羊的隐喻,而这些隐喻大多与美好、和善、吉祥、孝顺有关,其中孝顺的隐喻是出自“羊有跪乳之恩”的说法,是说羊在吃奶时,是跪在地上的,表示对母亲的孝敬。以此来教育人,也要像羊一样孝顺父母,认为羊是一种懂得礼仪的动物。不仅仅是中国人如此喜欢羊,西方人对羊的喜爱更甚。西方最重要的《圣经》一书中,曾1011次提到过羊,而且常常将人类或是耶稣比作是羊。可见,羊在东西方的文化中,都是美好的象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