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王”中的王原祁,出身名门世家、他的绘画影响深远。近代画家黄宾虹、吴湖帆等均受其影响。看画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人生。

王原祁

王原祁出生于显宦世家,他的爷爷就是清初“四王”之一的王时敏。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读书参加科举考试,29岁中进士,进入仕途。

因博学多才及画艺出众,深得康熙赏识。据记载王原祁曾被招入便殿,在御前从容奏对,濡染作画,康熙凭几而观,不觉日影西移。

1712年,71岁的王原祁登上了事业巅峰,升任户部左侍郎,人称“王司农”。王原祁是王家长孙,他出生时,王时敏正隐居家乡、痴心于绘画。

王原祁《早春图轴》

王时敏一直对王原祁疼爱倍至,同时寄予了莫大的期望。家学熏陶加上天资聪颖,10岁的王原祁已显现出过人的绘画才能,曾作小幅山水,粘在祖父书斋壁上,祖父王时敏见之,大为惊讶,甚至以为是自己所画,竟问“吾何时为此耶?”得知是孙儿王原祁所画后,称赞道“是子业必出我右。”

王原祁 《溪山清远图 》

到20岁时,王原祁正式跟随祖父学画,传承董其昌一脉,以董巨元四家为宗,尤其钟爱黄公望。在他的仿古作品中,以仿黄公望数量最多。祖父王时敏曾说:“元季四家,当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宗伯;得其形者,予不敢让;若形神俱得,吾孙其庶乎!”早年的王原祁一直遵循了祖父王时敏的教诲,取法黄公望,并以此探索自己的绘画之途。

王原祁《富春大岭图》

本幅作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王原祁时年40岁,属早年之作此画多以润墨湿笔皴染,颇具黄子久“山川秀润、草木华滋”之气象,也近似其祖父王时敏学黄的典型面目。

当然,王原祁绝非对黄公望风格的临写或再现,而是对黄公望原作树石屋宇等所有的造型方法融会贯通而变成自家的造型手段,并按自己的构图程式予以组合。

王原祁《仿王蒙山水图轴》

王原祁《浮峦暖翠图轴》

他将毕生精力倾注于研究“古法”,视“仿古”为学习绘画的—种重要手段,声言自己绘画的各要素多得自于古代先贤。早年作品松秀,其秀润处略近于王时敏;中年后技法炉火纯青,作品大多融合黄公望、董其昌为主,或偶参倪瓒画法,晚年参董源、巨然法,在浑郁苍茫中有一种大气磅礴但又不失精微的气象。

王原祁的绘画先介绍到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