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全文28行,324字,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像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 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唐太宗对《兰亭序》推颂为“尽善尽美”。(图片来自东方IC)

唐太宗李世民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墨宝,他利用帝王之便,在天下广为搜罗王羲之作品。每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虽然所藏墨宝甚丰,但始终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真本。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兰亭集序》,把它视为传家之宝,一路传下,至第7代孙智永。(图片来自东方IC)

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年百乃终,逝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遂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当李世民闻言《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处,兴奋不已,多次遣人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图片来自东方IC)

历史记载,唐太宗千辛万苦取得《兰亭集序》真迹后,《兰亭集序》被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带进了棺材,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原本以为《兰亭集序》就此消失,但在五代时期,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盗劫昭陵,在唐太宗正寝的东西厢列石床上,发现一个铁匣,里面尽是珍贵的字画,温韬二话不说全部取走。(图片来自东方IC)

温韬将昭陵盗了后,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于是有专家推断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李治和武则天的寝陵乾陵里面。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被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调换,真迹留存人间。但也有些人认为,《兰亭序》真迹所以未见天日,是被李治暗中留下,调了包把复制摹本随葬昭陵,武则天死后将真迹带进了乾陵。(图片来自东方IC)

在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 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的说法,考古学家预言,《兰亭序》既然没有在李世民的昭陵里,则很有可能埋藏在乾陵里。(图片来自东方I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