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只是针对对Promise有一定掌握的人士,列举了Promise需要记住和掌握的关键点,不是讲Promise的基础知识。

执行时机Promise新建后会立即执行,同步的,但是resolved和rejected的回调函数是异步的,但是它的回调是放在本轮循环的末尾执行,并不是放到下次事件循环中执行。Promise三种状态pending (进行中) fulfilled (已成功) rejected (已失败)三种状态只能是由pending到fulfilled,或由rejected到rejected。状态一旦改变,不会再变。在状体改变后再添加回调函数仍能立即得到结果,这是与事件的区别,事件结束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Resolve参数会传递给then回调函数 和rejected都不会终止后续代码执行,resolved后面的代码仍会执行,除非在resolved时return 当resolved的参数是一个promise实例时,会等待上一个promise的状态返回Rejected参数传递给回调函数 参数通常是Error对象的实例 运行抛出异常,状态也会变为Rejectedcatch不仅状态变为rejected时会触发,运行中抛出的错误也会被catch捕获 resolve之后抛出的异常,不会被捕获,状态只会更改一次,更改后就不会改变。 “冒泡”性质,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捕获。也就是说错误肯定会被后面的catch捕获。 如果不写catch,promise有错误时,不会有任何反应,不会退出进程、终止脚本执行,promise和外部代码“隔离”(未来可能更改这规则) 后面可以继续跟then和catchthen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不是原来的 不推荐传rejected回调函数,这样无法捕获resolved回调函数中的错误 如果函数中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则后面的then会等待这个promise的结果finallyfinally方法用于指定不管 Promise 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与状态无关的,resolved或rejected了都会触发finally(底层也是这么实现的);但如果promise没有返回resolved或rejected是不会执行的。Promise.all()

Promise.all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自动把包装的实例转化成promise实例 包装的promise实例都resolved了它就resolved 有一个rejected,它就rejected 如果容器中的实例有自己的catch,则不会触发all的catch因为catch返回是一个新的promise,catch已经处理了错误,返回的promise是resolved的,所以对all来说是两个resolved的实例Promise.race()和all类似,只是它是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了,它的状态就改变了。Promise.resolve()把对象转换成promise对象

参数是一个 Promise 实例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实例。

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thenable对象指的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比如下面这个对象。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resolve会立即执行then方法,然后返回一个resolved的promise对象

参数不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返回一个状态是resolved的promise对象

不带有任何参数直接返回一个resolved状态的 Promise 对象。(注意promise回调的执行时机)Promise.reject()返回一个状态为rejected的promise对象Promise.reject()方法的参数,会原封不动地作为reject的理由,变成后续方法的参数。这一点与Promise.resolve方法不一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