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主办,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金融工作局、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融资租赁研究中心、融资租赁西湖论坛(南沙)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2018峰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论坛由中国银行协会租赁委员会副主席刘同安主持。

会上,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结合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与租赁市场间的关系,发表了《经济形势判断与租赁市场的思考》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融资租赁不管是经营性租赁也好、融资租赁也好,实际上是弥补投资领域的一块资金缺口,无非是换了一种方式来满足。所以,首先监管体制要改、要调整、要合并,至于怎么合并还需要研究。其次,我们需要思考,在新的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之下,租赁业务的新起点、新挑战、新机遇在哪里?

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常务理事、三十人论坛(天津)研究院院长高克勤表示,从智库角度来看,新形势下融资租赁行业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去深入探讨,一是理论层面,二是行业共性的问题,三是融资租赁的经营管理的提升体制。针对这几个问题,他认为不同背景的行业智库应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既差异化发展,又协同持续推进行业发展。

高克勤认为,“在行业调整过程中,整个业界,包括企业、智库有三项工作需要做。首先,需求的提出。需求的提出是在业务模式创新中出现的,比如现在的立案模式,我们与境外租赁的模式肯定不一样。还有一些新兴业态的,比如无形资产谁来登记等等,是否需要在某地设立租赁法院?第二,凝聚共识。求大同、求小异,能够发出相对一致的声音,这是我们共同的要求。第三,要努力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设计过程中,推动政策实施落地。”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史晋川表示,近年来,租赁行业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发展非常迅速,资产规模迅速增长,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特色化、专业化的租赁公司。但客观而言,中国的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当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鉴于此,去年,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了融资租赁研究中心。并由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杨柳勇教授担任主任,同时也邀请到了黄益平等国内9位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研究中心的学术顾问。同样在去年,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作为主发起单位,共同发起了“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旨在以行业研究为基础,加强行业发展与交流。论坛目前已联合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资源。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记者 代梓熙 )

编辑:李伟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