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微博宣布下线私信已读功能。

我没什么感觉,毕竟玩微博以来,它从未成为我的日常聊天工具。

但是如果,已读功能在微信上,会是什么体验呢。

当我提出这个构想的时候,朋友说,“那也太心碎了”。

“已读”的后面通常还接着一个“不回”。

我明确知道你已经看过我的消息了,但是你没有回复我。

那些关于“你很忙”,“你没有看到我的消息”,“你会回我”的美好幻想都破灭了。

已读不回,真的很心碎。

现代社会,忙碌的生活让人减少倾诉欲。

我们不再像QQ刚出来那样可以一个人跟五个人聊天并且感到快乐了。

越来越多地摒弃掉无用社交,留下的人都是重心。

所以这个时候的“已读不回”变得尤为难过。

因为你是我期待的人,是我期待中可以秒回的人。

可你不是。

如果微信有了已读功能,有很多人会心碎。

比如期待喜欢的人回消息的我们。

如果你有过喜欢的人,一定会懂这种感觉。

那一句“在干什么”发过去之后,是漫长并且焦虑的等待。

在他还没有回复之前,我们可以为他找一万个理由解释为什么没有回复。

在洗澡,在玩游戏,手机没电,或者已经睡了。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是他看到了你的消息,但不想回复。

因为没有已读功能,所以你并不知道真实情况。

可是如果有了已读功能,会是什么样的?

你发现他看了你的微信,但并不想回复你他究竟在干什么,他甚至连敷衍都不愿意,你的这一句抱了巨大勇气才说出口的话,石沉大海了。

很好,你不会再焦急地在等待他回消息的过程中揣揣不安了。

但一来二往中,你也更清楚地了解了他对于你的冷漠。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宁愿他是没有看到,而不是他不想回复。

冰冷的“已读”两个字,让我们变得敏感又脆弱,他的任何小行为,就引发一通胡思乱想。

最终,演变成战争的导火索。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如今你不秒回我,就代表我们的感情有问题,想想忽然觉得有些凄凉。

微信没有已读功能,就像朋友圈没有访客记录一样,为我们保留了一些空间。

如果微信有了已读功能,你知道他已经读了,却没有收到回复,是多么薄凉的一件事。

有时候,糊涂点也挺好,不看那么清楚,对大家来说都是种保护。

不必敏感脆弱,为不必要的事难过,也不必被道德绑架,随着自己的心,想秒回就秒回,如果在忙,就晚些再回。

“我发了,你随意;若秒回,是惊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