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萧平旌虽然出场的时候,看似没有萧庭生和萧平章那样关键,事实上,在很多细节上已经展示了平旌的非凡能力。后来重创大渝和千里勤王,更是救整个大梁于水火之中。保境安民这四个字,是长林王一家的重要职责,是长林王萧庭生和萧平章毕生的努力。但是从结果来看,萧平旌所取得的成就,远远高于萧庭生和萧平章。

关于萧平旌的取名,在《琅琊榜》中已经多次有暗示。原本长林军的取名,就是靖王萧景琰称帝后所赐。萧景琰一生都在为祁王和赤焰军平反,他赐名长林,就是为了纪念梅长苏和赤焰军林氏。长林军的旗号和赤焰军的旗号有着血浓于水的牵连。

《琅琊榜》的开篇,就是一面大旗,在大火中被焚烧。军旗代表着整个赤焰军。因为谢玉和夏江的阴谋,他们设计栽赃赤焰军谋反,从梁帝那里要来兵符,调动十万大军,将从战场上疲惫归来的赤焰军全部射杀并且一把大火将梅岭发生的一切罪恶烧得干干净净。

赤焰军主帅林燮在大火蔓延之际,将自己的儿子推下大雪覆盖的悬崖,并叮嘱儿子林殊,为了赤焰军,一定要活下去。经历了至热至寒的双重考验,林殊削皮挫骨,九死一生,终于活了下来,并化名梅长苏,返回金陵。终于和众人一起谋得赤焰军的平反。在整部剧中,军旗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

萧平旌作为《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最重要的角色,他的名字中的“旌”代表的就是这个重要元素,旗帜。也是这个名字,暗示了萧平旌在全剧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同样,萧平旌的哥哥萧平章,章的寓意是章法,华美。相对来说,萧平章就是一个注重章法,并且毕生用完美来要求自己的一个人。在经典的剧中,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有着重要的寓意。我们可以通过剧情来了解一个人,也可以通过名字来领悟一些暗含的玄机。

特别是在萧平旌仅凭一个长林王的旗号,就可以一夜之间,让天下各个营的人,主动带兵来追随,共同去金陵解救小皇帝萧元时。更可以看出,萧平旌本身就是一面大旗。这面大旗上,浓缩着长林王的历史底蕴,一腔碧血,两代忠魂。即使皇帝在荀白水的挑唆下,取消了长林军的编制,但是在长林军众将士的心中,他们自己永远是长林儿郎,他们毕生的任务就是保境安民,效忠皇帝。

版权申明:本文系角里一壶纱原创,未经授权不得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包括其他平台,抄袭必投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