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兴被美国限制进口设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手机端的骁龙CPU,那么中国为什么造不出世界顶级CPU?真正的难点在那呢?近年来国产移动芯片的制造设计上有了不小的进步,华为、小米等几家厂商也发出了自己的手机CPU。华为的麒麟芯片的性能已经距离骁龙等高端芯片越来越接近了。

但这些仅仅是手机芯片,芯片面积小,制造难度和复杂程度低,还有ARM的架构打包授权,产品门槛相比pc端的CPU相距甚远。如今国产CPU芯片面临的情况相比前几年有更多的机遇也有更多的挑战。

X86架构的垄断,目前只有英特尔和ATM可以制造,中国暂时没有能力研发自己的架构,所以“龙芯”依然是选择了别人的MIPS架构进行艰苦的研发探索。

最新的龙芯CPU效能只能和AMD多年前K10的架构打平,整体性能和兼容性也有待商榷。1.5G的频率才达到,而英特尔的U都快奔5G去了,接下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随着CPU制造工艺的升级,制造难度提升也别来越大,像英特尔能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的也就三星了,像台积电这样有能力代工制造芯片的全球也就两三家,所以中国其实有能力设计出来先进工艺的龙芯,恐怕也得找个帮手给制造出来。

这几年pc市场增长缓慢,研发和制造难度提升,CPU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这也留给了国产CPU更多的时间追赶。所以CPU国内目前是能造的,而且手机CPU已经有厂商做的不错,但是想设计制造出顶级的CPU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技术的积累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都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核心架构技术是根本,扎扎实实做好能做的,相信国产CPU将来会有一天走进我们的千家万户。

智能血压手环心电图、心率防水、运动计步器远程监控亲人数据

双耳无线蓝牙耳机超小隐形挂耳式

LED光控人体感应灯衣柜灯楼道声控智能自动起夜过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