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仅要注意养肝,还要注意养胃,胃是我们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尤其现在一些年轻人很不注重胃的养护,经常吃些叫刺激的食物不说,还总是三餐不全。还有些人经常抽烟酗酒,这是对胃的最大的伤害。那么,在春季我们该如何爱护我们的胃呢?现在就来教教你春季如何养胃。

胃病的诱因

1、遗传因素

有时有家族史,尤其儿童胃病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

2、化学因素

长期饮用酒精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和饮用浓茶似亦有一定关系。

3、生活因素

胃病患者在有些职业如司机和医生等人当中似乎更为多见,可能与饮食欠规律有关。工作过于劳累也可诱发本病发生。

4、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或忧虑,多愁善感,脑力劳动过多也是本病诱发因素。可能因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

5、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HP对胃溃疡发生的作用仍难以解释,因很多HP感染者中仅少数发生胃溃疡。然而几乎所的胃溃疡者合并慢性活动性胃炎。HP是胃炎的发病和蔓延的主要病因。HP被清除则胃炎消失。

6、其他因素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本病的发生率不尽相同,不同的季节发病率也不一样,说明地理环境及气候也是重要因素。另外本病还可在其他原发病如烧伤、重度脑外伤、胃泌素瘤、甲旁亢、肺气肿、肝硬化、肾衰的基础上发病,即所谓继发性溃疡。这可能与胃泌素、高钙血症及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关。

如何在日常生活防治胃病

1.调节好情绪

《内经》认为:“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等,其实讲的就是因为情志失调而引起的发病。如果肝气不舒服的话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那么对于人的胃液的分泌黏膜血管充盈程度以及胃壁的蠕动均有影响。所以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轻松快乐的生活。

2.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要使胃健康,就要吃好早餐,而早餐应以暖胃为关键。早餐不宜太油,特别是油炸食品,否则会给胃肠增加太重的负担,并使脂肪摄入过量。

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也不吃过冷、过烫、过硬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

3.健康饮水

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温水,大约100毫升左右,嫩有效清理肠道的垃圾;在中午10点左右,也喝一杯温水;下午3点左右再喝一杯;晚上吃饭时如果有汤品类的可以不用喝水。要注意的是晚上9:30以后最好不要喝水,以免第二天早晨起来,眼部水肿。

按摩这两个穴位,助你更好治愈

1、足三里穴

在膝盖外侧下方大约3寸的位置,是足三里所在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经常对其进行按摩能有效的疏通胃经,经常按摩足三里穴能很好的促进食物进行消化,对于胃部起到极好的滋养调节作用。

早上9点左右是胃经最为旺盛的时段,此时对足三里穴进行按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更好的促进肠胃蠕动,加速身体内脂肪的消耗,达到一定的减肥塑身的作用。

2、外关穴

在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大约2寸的位置处是外关穴所在的位置,此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对于一些胃部不好的患者在吃饭之前的半小时左右便可以对外关穴进行顺时针按摩,能有效的促进胃液中消化酶的分泌,从而更好的参与到胃部食物的消化,另外

在吃完饭之后,我们对其进行按摩还能更好的促进胃排空,大大减少胃部的负担。

在对手部外关穴进行按摩的时候,手部的力度需要稍微重一点,以穴位处有酸胀的感觉为宜,能很好的对穴位处产生良好的刺激,起到预期的养胃功效。

胃炎、老胃病、胃不舒服的最佳调理疗方法

在这里提醒大家,想要调理好胃炎,除了改善生活习惯外,还是需要专业的治疗和调理的。但是不能盲目的选择,因为有些西药的刺激性较大,不建议尝试。中国有句古话,“肠胃不好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肠胃不好的人除了注意饮食之外,需要借助更为专业的疗法才能根治。最安全有效的还是使用中药膏滋进行平缓调理,虽然治疗胃病的西药很多但是都会有一定的耐药性和刺激性,患者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很大伤害。

纯中药制剂的膏方针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历史悠久、安全无害、使用简单、标本兼治。特别是百年传承的中药方,是治疗肠胃疾病,缓解腹部气胀,缓解胃液排泄,促进消化才能。具有很好的养胃、护胃作用,对治疗肠胃病有奇效。中药养胃,已经被身边许多中医专家同仁所亲睐,收效良好。

传统中药世家,坚持传承数百年的古法古方,配置十多味名贵中药:蜂蜜,茯苓,肉豆蔻,山楂,白芷,藿香,黄精,鸡内金,大枣,橘皮,砂仁。古言道,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被成为中医药界所称道,这主要得益于它拔尖的养胃功能。这个是 中国古代文明所特有存在,也是名间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在这里提醒患者,胃炎、胃溃疡、胃食道反流等慢性胃病比较顽固,一定要有信心治疗。对于养胃方法有疑问者,可以留言交流,集思广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