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Cliff Kuang在fastcodesign发表文章称,苹果的设计到理念已经改变,以前关注的是易用性,现在呢,更加关心产品是否好销售,为了追求美观牺牲了易用性。

到上周截止,我已经渴望MacBook Pro快一年了,上周朋友告诉我,说她刚花了700美元在苹果专卖店将自己的本本修好。问题其实很简单,空格键下积压了一点灰尘。你听说过这样的问题吗?很明显,MacBook Pro按键很低,即使小小的面包屑钻进去,如果不将整个键盘拆开是没有办法打开的。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换整个上机壳。

早在两年前,这个问题就已经“很有名”了,只是到了今天苹果还没有修正,可能根本就不会修正。当苹果推出新MacBook Pro时,它给笔记本配上蝴蝶型键盘。新MacBook Pro是2016年推出的,苹果首席营销官Phil Schiller炫耀说,这种键盘有一个主要的好处,它将笔记本的厚度削减了3.1毫米。苹果Geniuses似乎一点没有困扰的意思,它们会给用户换上新键盘。维修成本高达700美元似乎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纯粹只是因为苹果希望MacBook Pro更薄一些。

还有人发现苹果产品存在其它问题,比如iPhone X的正面和反面都容易破碎,MacBook Pro也很脆弱。不过这些缺陷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问题:苹果积极开发容易营销的产品,而不是容易使用。

最突出的产品可能是iPhone,几乎苹果的所有利润都来自iPhone。发布iPhone X时,库克曾说“它是第一代iPhone推出以来最大的飞跃”,但是iPhone X实际上比一代iPhone更糟糕。iPhone X更贵,更易碎、容易跌落。并不是因为材料方面受到限制,不是的,苹果轻轻松松就可以设计出更容易抓握、更耐用的手机。一些工业设计师曾经说过,苹果可以使用更坚固、更宽敞的外壳,就像缓冲带一样保护屏幕;每年苹果花几十亿美元研究新材料,它可以抽出一部分钱,寻找办法在金属表面打上新纹理,让抓握变得更容易。当然,苹果还可以改变iPhone的形状,为手机设计特殊边缘,拿在手中会更容易一些,就像iPhone 5一样。

可惜,这些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如果在手机表面印上卵石花纹一样的纹理,虽然更容易抓握,但是违背了苹果追求华美的设计哲学。新iPhone的问题在于过度追求轻薄。如果希望手机更薄,耐用度就会比之前的手机有所下降。为了追求营销的成功,苹果牺牲了产品的日常实用性,iPhone X就是一个好例子。

有时苹果的狂热会达到荒谬的程度。iOS 7发布之时,苹果抛弃Helvetica字体,用上了Helvetica Neue。为什么?有一个原因:Helvetica Neue有一种Ultra Light字体,苹果在整个UI中使用,这样就可以告诉大家,新iOS与之前的iOS相比是全新的。懂了吧?仅仅是因为字体更瘦,它可以给人一种新鲜感。用户抱怨连连,说这种新字体缺乏可读性,无奈之下苹果只好退回到过去。

有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在iPhone X发布时,苹果极力宣传硬件特色,软件却很糟糕。苹果鼓吹说iPhone X是决定性的一步,朝着全屏手机前进的决定性一步,不需要任何按钮。苹果是怎样剔除Home按钮的?当你将手机握在手中时,必须确保手机平衡,这样才能向上滑动手指。进入主屏时,握住的手机极容易跌落。如果希望操作体验更好,应该让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以更自然的方式握住手机。

听起来像诡辩,但对苹果来说可能是有意义的,因为苹果总是强调说,它比历史上任何公司都更加关注细节。iPhone是苹果最赚钱的产品,我所说的操作是最常用的操作之一,居然如此糟糕,那就谈不上重视细节了。从一出生产品就是有缺陷的。

苹果会改变吗?很渺茫。以前,在用户友好方面苹果是冠军,现在它却成为了打破华尔街预期的冠军。推出iPhone之后,苹果终于找到一个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市场,其它人还没有做好抄袭的准备。找到市场之后,苹果利用强大的营销机器牢牢统治市场,这种方法的确管用。到了今天,80%的青少年喜欢iPhone胜过Android,换言之,苹果改变做法的意愿并不强烈。

一方面设计看起来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设计真正更好的产品,两者之间存在冲突,老实说,这种“冲突”并不是苹果“发明”的。对立可以追溯到现代产品设计。1930年代,一些人推崇“计划报废(planned obsolesce,为增加销量故意制造不耐用商品)”,他们认为,如果想让美国从大萧条中复苏,唯一的办法就是鼓励民众购买更多商品。当时一些制造商挖空心思,想让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产品看起来更老旧,它们变换产品颜色或者式样。不过也有一些工业设计师极力反对,比如Henry Dreyfuss,他们认为如果想让民众购买新东西,产品必须比原来更好。现代所流行的“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就是由此开始的。

为了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得平衡,苹果一直在努力。一方面要让产品更好看,让它们更薄更漂亮,另一方面要让产品更好用,通过触摸屏、Face ID等技术实现。问题在于,苹果花了很长的时间在营销中给“更好的技术”下定义,所谓更好的技术就是更薄、更轻、增加新特点。看看苹果的主题演讲,你会发现苹果花了很大的篇幅谈论处理器速度、技术规格。这种宣传论调听起来就像PC时代一样,当时的新计算机全都鼓吹芯片速度有多快。说到创意,苹果毫无建树。

苹果本来可以改变模式的,比其它企业有着更大的可能。如果它改变营销手法,更加关注用户,谷歌、三星、LG也可能会被迫跟随,被迫调整。与其它公司相比,苹果用户更加重视细微差异,他们愿意倾听与“易用”有关的故事,而不仅仅关心“更加令人愉悦的购买”。如果苹果再次讲述“易用”的故事,不只可以改变我们对技术的看法,而且还可以改变我们对生活商品的需求。真希望苹果这样做,但现在仍然只是一个希望。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