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偏重一个方面,就会打破某一种平衡。平衡一旦失去,就会失中。均衡发展,才是致胜之道。练拳需要定力,戒律就是定力,否则不能成就。站桩也好,拳架也好,都是在建立规矩。规矩能产生结构,功夫才能上身。越基础的东西,越能决定你可以走多远。

内家拳有个东西,叫“三道箍”,这是一种隐喻,其实是三个箍劲。在宋式形意拳和尹派八卦掌当中,多有涉及。陈式太极拳大架当中不常见,但小架有这个说法。第一道,牙箍,也叫叩齿。练拳时牙齿要轻轻咬合,目的是坚固下颚。颈部的竖劲不难练,但横劲不好找。通过扣齿可以增强颈部的箍力,否则颈部容易被攻破。有头偏重心歪一说,指的就是脖颈要有一定力度。下颚同样很重要,箍齿会从内部对其进行加固。何况从丹道学来说,口是上门户,闭不住会走气。第二道是手箍,小臂可以放松,手不能软。否则身上练的再好,也用不出来。手箍算是个接引,手心要空,手背要掤,手指要贯力。这是“手三要”,是内家拳对手劲的硬性规定。拳术的手法多变,比如掌切,指擒,拳捶,勾叼等,无不需要一定力度来完成。手箍要和抱丹同步完成,一体之力才可以贯通释放。第三道是臀箍,无论练什么拳,臀大肌必须箍紧,否则腿和腰接不上,脊柱的竖劲就没有了根基。步法灵动的基础也是臀部,老话讲,鬼脸臀,步无悔。意思是,臀部不要和发面馒头是的宣乎,要崩成一个鬼脸,才是发大力量的关键。身法的实施,更依赖于臀部的爆发力,比如纵,窜,回旋等,要靠臀部配合完成。最重要的是,臀箍给了脊柱强有力的支撑,脊柱是旗杆,臀大肌就是旗墩,地位可想而知。

练拳就怕想的绝对,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要求,凑成一个整体,才叫拳。不能拿腰的技术给手,也不能用肘的技术要求腿,结构不同,也做不到。所以规矩很重要,什么就是什么,不能乱。整合之前,要各自安排妥当。桩功是静态布局,功架是动态布局。箍劲是对几个部位的要求,没有要求就会不得法,不得法,就不得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