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制度上的突破,为上海时装周的品牌打造奠定了法律基础,更为其进一步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开了个好头。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主任林海涵坦言,我们的法律制度在设计上,是有一些不接地气的地方,比如当市场上发现抄袭的同款,并不会像处理酒驾一样,抓住了就拘留,发现了就立马下架。

除了“上海时装周”这块金字招牌,平台本身所培育出的大量优秀原创设计,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屡见不鲜的山寨和抄袭,却成了行业内的“老大难”问题。

在“上海时装周助力上海时尚产业发展推进会”上,来自行业内和法律界等各路专业人士,就针对这一话题开展了热烈探讨。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上海报业集团和东方国际集团联合主办、新闻晨报周到和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尽管改变不在朝夕之间,但值得高兴的是,“上海时装周”的商标注册成功了。这一制度上的突破,为上海时装周的品牌打造奠定了法律基础,更为其进一步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开了个好头。

山寨、抄袭、冒牌... 面对知识产权的不当竞争,设计师如何保持原创力?抄袭不断,设计师的无奈

之前有淘宝的网红,乱七八糟的山寨版,你卖3000,它卖300,现在连一些大的企业,比如说这次我被一个抄袭,在一个商场里面卖得比我的还贵,原创力到底由谁来保护?

开场不久,comme moi品牌创始人吕燕就忍不住吐槽了起来。曾经,她是一代国际名模,而这次,她则以品牌创始人的身份,为设计师们发声。

创立品牌6年,吕燕遭遇过不少抄袭事件,对此她很是感慨。

我自己很无奈,我自己是有一点发言权,做到今天,商业上有点小成功,可以请到很好的律师团队,但是很多年轻设计师对法律知识很匮缺,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钱跟这些大企业做斗争。

山寨、抄袭、冒牌... 面对知识产权的不当竞争,设计师如何保持原创力?

uma wang品牌创始人王汁,迈入服装行业的时间比吕燕更早。创立品牌10年来,她一直以自己开发面料而著称。

uma说,她很高兴能替大家提供一些面料处理的参考方式,但每每看到一模一样的产品出现,她便十分无奈。

可不可以稍微变一下,就不要抄得一模一样。

uma回忆到,有一次她去到一个面料摊位,摊主并不知道她就是uma本人,便热情向其推荐说,这就是uma wang的面料,简直令她哭笑不得。

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深知,吕燕和uma遇到的问题并非个案,而是行业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本土年轻设计师的出现,他们的法律意识还相对较弱。如果抄袭问题持续发展下去,平台本身的价值也会随之丧失。

山寨、抄袭、冒牌... 面对知识产权的不当竞争,设计师如何保持原创力?保护原创,制度上要接地气、创新

原创,是设计师们的核心竞争力,要解决上述难题,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主任林海涵坦言,我们的法律制度在设计上,是有一些不接地气的地方,比如当市场上发现抄袭的同款,并不会像处理酒驾一样,抓住了就拘留,发现了就立马下架。

你要走法律程序,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法律程序的时效早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你罚1000万,要拿到这1000万,没两年都走不下来,等拿到的时候,这个东西已经不在市场上了。

山寨、抄袭、冒牌... 面对知识产权的不当竞争,设计师如何保持原创力?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商标协会会长樊芸也看过不少类似的抄袭案例,她认为,原创保护主要有四大方面:

第一,企业要有自主保护的意识;

第二,协会和社会组织要参与保护;

第三,政府在这方面要有保护;

第四,就是法律的保护。

樊芸认为,冒牌是一种投机取巧,对于这样的侵权行为,上海是不是可以率先打造一个“失信人”名单,不能让互联网成为法外之地。

上海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刘峰则在最后表示,设计师们要有一点信心,不要灰心,在整个法律体系的变化过程中,对于自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一定是越来越重视的。

我相信你们肯定是赶上好时代了。

山寨、抄袭、冒牌... 面对知识产权的不当竞争,设计师如何保持原创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