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记忆法的基础和关键环节。联想记忆法是我们在识记过程中超越于感知觉、主要借助于思维、想象的功能对事物加以识记、掌握的一种方法。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给记忆现象——“联想”的有关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实验表明:在外界刺激和作用下,大脑皮层上同时或相继发生的各个兴奋中心和抑制中心之间都可能建立联系:不仅在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单一刺激物的作用下能够形成联系,而且在同时性或相继性的复合刺激物,以及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如时间、空间关系)的作用下也能形成联系。

联想作为大脑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功能,存在于一切心理过程之中,成为种种复杂心理活动的重要“契机”。目前国内外的记忆法著作和实验研究,大多强调联想感知觉活动的结合以加强记忆效果。这种联想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联想。

联想记忆的特点

概括起来,联想记忆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以联想为基础

联想有一些基本规律,我们利用这些规律做基础,人为地造成联想,从而有效地加强和促进记忆力的提高。有些事物粗略一看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我们可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的功能,人为地“创造”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构成联想。记忆法的基础——联想,是充分发挥思维、想象功能的联想。

2、以奇象为法宝

奇象的基础和本质特征就是对事物的形象化。

人的潜能主要表现在智力方面,对大脑的研究和认识是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大脑储存知识的系统有两个,即形象储藏和语言贮藏。人脑中的形象信息与语言信息之比大约为100000:1。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往往重视大脑左半球(主管语言、逻辑思维等)机能的作用,而对右半脑的形象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的作用忽视了,这极不利于大脑整体作用的发挥。语言信息虽然也能够输入我们的大脑,并引导人体的变化,但与此同时,进入人脑的形象信息却远远地超过它,形象对人体的驱动力远强于语言。值得注意的是,实验证明,形象和语言对人体的驱动影响并不像它们的信息那样相差100000倍,大体上相差五倍或更多一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在提高记忆力方面,与使用语言信息相比,使用形象的办法更富有效率。左右两半脑并用,可以提高效率五倍以上。对于平时用惯了左半脑的人来说,大脑的潜力又主要表现为右半脑的潜力。

3、以编码联想为储存方式

记忆法常常用编码联想来加以储存:

编码联想,就是用人工编制的固定编码进行联想的记忆方式。

记忆的关键不在于储存,而在于检索。通俗地说,就是最重要的不在于能不能把需要记忆的内容“装”进大脑中去,而在于需要的时候能不能及时从大脑中“取”出来。提高检索效率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关键。编码联想,就是采取最便于检索的方式进行储存,从一开始就按一定的程序即编码进行联想和储存。它往往用不需要特别加以记忆的俗语、格言、顺口溜、名言名句等与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按固定的顺序逐个相结合,产生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联想,使新内容的识记不易受到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和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的影响。联想越具体、生动、怪诞,越有利于对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和编码储存,使之从短时记忆直接进入长时记忆,这样不担增加了记忆的数量,而且加强了记忆的顺序性。当我们回忆时,只要知道固定的钩子,就能够迅速回忆出要记忆的内容。

比如,记我国建国以来几十年历程得出的四个基本结论,可用“东南西北”做钩子,即:

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南——坚持改革开放;

西——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北——坚持党的领导。

然后,各项之间一一对应联想:世界的车方屹立着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南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能靠西方国家的施舍,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北方的 北京是党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党的领导主要是中央的领导, 一想起北方,我们就想到要坚持党的领导。

这样,我们不但记得快,而且记得准、记得牢。

4、以放松练习为前提

放松练习的静坐、调整呼吸及形象训练等一系列状态训练,能够使我们保持身体的马达“空转”而大脑的马达全速“运转”,从而使大脑做出非凡的表现。

放松练习的运用使我们全面利用了人体资源,充分发挥了身体的功能,使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去行动,为我们提高记忆效率做好了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