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蜀素帖》,领米芾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米芾写蜀素帖时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的精良丝绸上,无疑是米老头的重要的代表作,近千年来书家推崇,大家可以查一下“度娘”,美誉度满满。

蜀素绢上为了便于书写,或者怕书家写错浪费“绸子”织造时用乌丝织有竖线(乌丝栏)。蜀素纹罗粗糙,滞涩难写,书写难度是非常大的。受格子的限制,章法还是不好处理的。

米芾处理的精细,微妙(图一)、(图二)

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堪称精典,董其昌评价的“如狮子捉象,全力赴之”,不光是讲米芾写这个帖时用了全力,字法上也倾注了全部的才情,狮子捉象不用策略,能捉住吗?试对“青松本无华”予以分析

“青”字整个字要写出挺拔的感觉!“青”字上开下合,上面往左斜,下面往右斜,有一个错位。(图三)

米芾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精良丝绸上,其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上面三横起收笔和形态的变化,体观了米芾“三字三画异”的基本结字原则。下面月字左竖往外弓,右边竖钩内掖的同时笔还要往外用力,基本成直竖。(图四)

米芾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精良丝绸上,其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松”字的几个空间大小不一样(图五)

米芾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精良丝绸上,其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松”字动态十足,左边木字第二笔左弓,形成弧,第三笔尽量往下靠,公在木字中间,好象被木“抱着”,公下面厶有一横先往下压,再转折一下往上用力(图六)

米芾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精良丝绸上,其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本”字的布白精典,撇划贴近竖划,捺划用一长点代替,远离竖划,下面一个小横划也有一个先下压转折向上用力的动作。

米芾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精良丝绸上,其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无”字还是比较难写的,四个横划第一、第二两个仰横,第三、第四俯横,第二、第三背向,每横之间距离不一样。四个竖画疏密不同,第一、第二竖松,第二竖顶住上面横划。第一和第四竖划,形成一个()形状,整个字是一个合式(图八)

米芾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精良丝绸上,其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华”字上开下合,分割出来的多个空白,大小不一(图九)

米芾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精良丝绸上,其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这里边既有线条包起来的空间,也有外围形成的空间,都大小不一

“本”字和“华”字有王献之破体之意,这两个字我最喜欢

图十是我临的,望各位老师和学友指正!

米芾38岁写在北宋时四川造精良丝绸上,其章法结合字法处理之妙

文章编辑单位:天哲教育,签约冲刺中书协国展达不到目标全额退费的机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