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一句“梁山好汉有多少人”,也许多数人不假思索便会回答“一百零八人”,若是了解更深一点的则会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总计一百零八人”,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只能说是不准确,因为原著中梁山好汉指的并非只是那一百零八人,梁山上还有不少无名英雄,那一百零八人确切的说是梁山的头领,不过即便把范围缩小到“梁山头领”,也不只有一百零八人,原著中还有不少加入梁山却没能入那一百零八将的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好汉。

晁盖为何没入108将?只因此人原本必死,却被强行写活抢了他位置

(晁盖剧照)

​比如第一代寨主“白衣秀士”王伦,这家伙因为嫉贤妒能,容不下林冲,于是被林冲火并而死,他自然也是梁山好汉,又如阻止李逵吃霸王餐的韩伯龙,那家伙已经在朱贵那儿报了道,算起来也已经是梁山好汉了,却因为遇上了李逵这不讲理的恶人,于是被他一板斧偷袭而死,着实挺冤的。除了此二人外,还有最为重要一个角色,即是梁山的第二位寨主“托塔天王”晁盖了。

晁盖不同于王伦和韩伯龙,韩伯龙是上山太晚,王伦则是上山太早,而晁盖与后来的梁山班底的交集是最多的,他从智取生辰纲事件开始,一直到原著第六十回攻打曾头市才死去,期间梁山势力大多数时间都由他掌控,可以说他只要再撑一撑就能入选那一百零八将了,那么为何最终他没有位列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一呢?

晁盖为何没入108将?只因此人原本必死,却被强行写活抢了他位置

(七星聚义剧照)

在多数人眼中看来,也许是那“白日鼠”白胜抢了他的位置,即是原著第十四回所提到的“七星聚义”一事,原著道:“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照本家,安得不利?今早正要求请教授商议,此一件事若何?吴用笑道:小生见刘兄赶得来跷蹊,也猜个七八分了。此一事却好,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许多庄客,一个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保正、刘兄、小生三人,这件事如何团弄?便是保正与刘兄十分了得,也担负不下。这段事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多也无用。晁盖道:莫非要应梦之星数?”

这里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说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人要干一番大事了,不过根据后来的剧情来看,白胜也参与了其中,等于说就有八个人了,而白胜后来入选了一百零八将,晁盖却没有入选,所以有人以此推断晁盖梦到的七星不包含自己,对此笔者并不认同。

事实上七星的设定和后来的一百零八星没太多关联,毕竟此时压根还没有人提出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的说法,七星指的就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人罢了,抢了晁盖位置的人压根就不白胜,而是另一位被强行写活的好汉。

不过你可能要问,原著中难道有哪位好汉有过“起死回生”的经历?当然不是,《水浒传》中虽然不乏会用法术的人,也曾有过九天玄女、后土之神登场,但起死回生的桥段还真没有,不过原著中有一位好汉却本来已是个必死之人,却被强行写活了,这人即是“丑郡马”宣赞。

晁盖为何没入108将?只因此人原本必死,却被强行写活抢了他位置

(花荣剧照)

宣赞在原著中是个无足轻重的好汉,他郡王府郡马,后来因为郡主之死被迁怒而不得重用,后来随郝思文、关胜一同征讨梁山才有了戏份,这人虽然戏份不多,但性格十分鲜明,突出一个“狂”字,初次登场就向“小李广”花荣讨教了一番,而正是此役,他本该战死。

原著中宣赞与花荣的打斗算不上精彩,甚至算是单方面的碾压,原著道:“只见小李广花荣拍马持枪,直取宣赞。宣赞舞刀来迎,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十合,花荣卖个破绽,回马便走。宣赞赶来,花荣就了事环带住钢枪,拈弓取箭,侧坐雕鞍,轻舒猿臂,翻身一箭。宣赞听得弓弦响,却好箭来,把刀只一隔,铮地一声响,射在刀面上。花荣见一箭不中,再取第二枝箭,看的较近,望宣赞胸膛上射来。宣赞镫里藏身,又躲过了。宣赞见他弓箭高强,不敢追赶,霍地勒回马,跑回本阵。花荣见他不赶,连忙便勒转马头,望宣赞赶来。”这里可以看到宣赞连挡花荣两箭,武艺还是不差的,不过接下来的一段描述,却是让这个角色的定位值得玩味了。

晁盖为何没入108将?只因此人原本必死,却被强行写活抢了他位置

(宣赞剧照)

原著又道:“又取第三枝箭,望得宣赞后心较近,再射一箭。只听得铛地一声响,正射在背后护心镜上。宣赞慌忙驰马入阵,便使人报与关胜。”从原著打斗的过程来看,箭这种武器是最不好掌控的,不像刀枪棍棒可以做到收放自如,箭一旦射出,便无法收回,可见最后这一箭花荣是冲着要宣赞的命去的,却恰巧被护心镜挡下,简言之,宣赞本该死在花荣箭下,却被强行续了命。

所以在笔者看来,宣赞登场就在晁盖死后不久,晁盖与宋江争寨主,从剧情角度来看,是个必死之人,而宣赞则可以不死,于是施耐庵便保了宣赞一手,让他进入了七十二地煞中,与其说是白胜抢了晁盖的位置,倒不如说是宣赞这个必死之人抢了晁盖的位置。

相关文章